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一卷。南宋邢凯(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原来不著撰人姓名,《说郛》收入此书时,题曰宋邢凯撰。邢凯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记载乾道辛卯(1171)王宁为武宁宰,其家充任里正,可知邢凯为武宁(今江西武宁)人。书中记有淳熙(1174-1189)中见冷世光论姓氏事,在南宋孝宗时;又有庆元(1195-1200)间高秉文命题、京镗攻中官王德谦二事及有“近见杨诚斋易传”等语,可知此书成于宁宗以后。此书多考证经史之文,体例与程大昌《演繁露》、洪迈《容斋随笔》大体相同。分条记事,内容广泛,考证精详,多有可取之处。如引思齐之诗,辨文母太任非太姒;引《说苑》,证《春秋》矢鱼;引《世说》,辨元龙百尺楼;引《汉书》证伏波之号不可单称;引《国语》,证《列子》西方圣人不指佛;引明堂位郑注,证《汉书》秃翁字:引朱买臣、张汤传,谓《汉书》自相矛盾;引李吉甫传,谓《唐书》前后舛异;引《前汉书》,证豺狼当道二语不始张纲埋轮;引《邹阳书》,证鸷鸟累百二语不始孔融荐祢衡等,考订皆为精核。其它如论术家择日及五音配姓之非;论姚察置人事而委天数;论救荒当知戢奸;论罗浮山飞来峰之妄;论汉高祖同罪异伐;论求长生;论毁淫祠;论公仪休怒织帛不可训等,皆有见解。又论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不应坐颜回、曾参于殿上,而列其父于庑下,宜别立一堂,符合封建伦理之道,后世逮启圣祠,采纳其议。此书成书之后不知何日刊行,《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原本卷帙亦不可考。《永乐大典》收录部分内容,清修《四库全书》时,据散见《永乐大典》者,逐韵掇拾,重编为一卷。虽所存仅数十条,但可取之处特多,足资参考。今传本尚有《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守山阁丛书》、《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集字系声

    二卷。清汪朝恩撰。朝恩著有《五音集字》十卷。其书立二十五字母为纲,五音为目,尽纳《康熙字典》之字于其下。因不便检查,复撰此书以为检字之用。首曰“字求声目录”,依《字典》自一画至十七画,凡二百十四部。凡

  • 望湖亭传奇

    二卷。明沈自晋(1583-1665)撰。自晋字长康,一字伯明,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工曲律,著有传奇《望湖亭》、《翠亭山》、《耆英会》和散曲集《鞠通乐府》,并将沈璟撰《南

  • 絮苦斋杂考

    一卷。清戴熙撰。熙字鹿床,号醇士,浙江钱塘人,道光十二年二甲进士。咸丰十年,太平军陷杭州,投池死。此书所考,大抵经义字学,间及金石文。说《诗·大东》,依《诗序》意,为谭大夫供亿周人过境之词。只是旧注於

  • 四书本义汇参

    四十四卷。清王步青撰。王步青字汉阶,号已山,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此书共有《大学》三卷,附一卷,《中庸》七卷,附一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

  • 书学会编

    四卷。明黄瑜撰。黄瑜字廷美,生卒年不详,只知其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活于景泰、天顺年间,曾于天顺六年官肇庆府知府。需要说明的是,明代另有一黄瑜,亦字廷美,同为景泰、天顺年间人,为黄佐之祖,有《

  • 潘司空奏疏

    六卷。明潘季驯撰。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代水利家。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嘉靖四十四年(1566),总理河道。隆庆五年(1571),主持

  • 香销酒醒词

    一卷。《曲》一卷。清赵庆熹(1792——1847)撰。赵庆熹,字秋舲,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进士,二十年后,始选授县令,因病未赴任,改调婺州教授,晚年礼佛。《香销酒醒词》乃赵庆熹之少时作品,

  • 鼓掌绝尘

    四集四十回。题“古吴金木散人编”,其真实姓氏不知。孙楷第据临海逸叟叙推断:“刻书者为书林龚某,撰小说者为吴某,当亦选家者流。”该书为小说集,分“风、花、雪、月”四集,每集演一篇故事,共四篇。每集又分十

  • 学诗缺疑

    二卷。清刘青芝撰。青芝字芳草,襄阳(今河南襄城)人,生卒年不详。雍正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未散馆卒。该书卷首有雍正辛亥作者自识,其书大旨尊诗序,兼取毛传郑笺及苏辙诗传,而驳朱熹诗集传。书中多引旧说,凡所

  • 骈隶

    一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是书择取汉碑中文字各以两字相俪者相配成对,如以“五纬”对“三条”,“菰竹”对“空桑”等等,皆巧若合符。此盖为文字消遣而已,《续修四库提要》列入小学类字书之属,欠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