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问校正

天问校正

一卷。清屈复(详见《楚辞新注》)撰。屈复认为《天问》一篇,错简之处太多,进行更正,而成《天问校正》。附《天问新注》之后。将《天问》全诗分为九段:问日月星辰为第一段,问鮌禹治水为第二段,问地理为第三段,问山川人物奇怪之类为第四段,问上古事为第五段,问夏朝事为第六段,问商朝事为第七段,问周朝事为第八段,问楚国事为第九段。又将九段归并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问日月星辰,山川怪异,第二大部分问女帝、虞、夏、商、周,历代兴废之事。这样分析《天问》,理清了事象,寻明了脉络,颇具概括力,是此书一大功绩,使《天问》顺畅好读,易于把握。然对《天问》章句任意移置,缺乏确凿根据,难以令人信服。至于《天问》错简的问题,已被后代研究者所公认,如何理顺,尚未取得一致看法。《天问校正》有《明代丛书》本。其它版本同《楚辞新注》。

猜你喜欢

  • 火警或问

    一卷。明嘉靖皇帝(1522-1566)御制。当时皇宫偏东处失火,嘉靖帝下诏让户部、礼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并亲撰此文。此文大略谓“火本非灾异,而人事不可不修,并非惑于祸福事应之说。”此文前面有世宗写的

  • 芙蓉馆集

    二卷。明杨一葵(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杨一葵,字翘卿,福建漳浦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著有《芙蓉馆集》。是集凡诗一卷,,文一卷。其诗格颇清,文则多应酬之作。据

  • 和靖集

    八卷。宋尹焞(1061-1132)撰。尹焞字彦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尹源之孙,少从程颐学。曾应试举人,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靖康初(1126),因仲师道荐,召至,又恳辞还

  • 检韵

    一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是编系为检索收入《说文通训定声》各字的韵目而作。《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以声为经,以义为纬,析《说文》九千余字为一千声,归为丰、升、临、谦、颐、孚、小、需、豫、随、

  • 省身指掌

    九卷。美国博恒理(1845-1916)撰。博恒理,美国人,又名波特、亨利·德怀特。美国公理公传教医师。1872年和同班明恩溥来华,在天津传教施医。1880年二人同转山东庞庄。在庞庄设一所医院。1900

  • 农圃四书

    四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农圃四书》实际上是由黄省曾所著的《稻品》、《蚕经》、《鱼经》、《艺菊书》等四本书合在一起而成的。明代钟名臣、胡文焕以《农圃四书》之名分别收入自己的《田园经济丛书》、《

  • 宣室志

    十卷。补遗一卷。唐张读撰,生卒年不详。张读字圣用,又作圣朋,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他是张鷟的后裔,牛僧孺的外孙,十九岁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典贡举,时称得士。位终尚书左丞。他

  • 虚舟集

    五卷。明王偁(?-1415)撰。王偁,字孟扬,广西永福人。洪武三年(1370)举人。成祖即位,征至京师,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永乐十三年(1415)坐解缙党,下狱死。王偁为闽中十子之一。

  • 四体合璧佛说四十二章经

    一卷。天竺梵文本后汉摩腾、竺法兰同译。四体指满文、蒙古文、藏文和汉文一经四体,故称“四体合璧”。乾隆四十六年(1781),帝敕依《明藏》本转译成满洲本,后又经嗄卜楚苏巴嘎等人译成藏文本,蓝占巴波罗觉等

  • 享帚词

    四卷。清秦恩复(1760——1843)撰。秦恩复,号敦夫,字近光,江苏江都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精于鉴藏,所居五笥仙馆,有书万卷。其校刊《列子》、《鬼谷子》、《扬子法言》、《词林韵释》等书世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