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失名古类书残卷

失名古类书残卷

五卷。无撰者姓名,亦无书的题目。其中某些子目还可以看出。甲卷存二百零二行,子目有谦卑、推让、家诫三部。乙卷存六十二行,其子目有人物、达节两部。丙卷存四十五行,其子目有贞烈部。丁卷存十五行,无子目,但所载内容该属忠孝之事,与丙卷开端相衔接,似为忠孝部。戊卷存残行三十,整行一百九十二。子目有贤行、言行、亲贤、任贤等六部。共存五百余行,十三部。从分部来看,贤行与言行分为二部,全书可能很大很繁杂,分类也很琐细。其体例大约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相同。引书则多不注出处,亦非精严之作。又其内容,家诫部多同于《艺文类聚》卷二十三。人物部也几乎全抄自《世说新语》。贞烈部亦大多采自《贤媛篇》。其他部中,所引郭象、张湛之语,曹义、王文舒之训,也多自《世说新语》。在此十三部中,引书似乎止于萧梁。此书可能纂于唐代的《艺文类聚》之后,宋代的《太平御览》之前。其书名己无法考知。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登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施闰章修,杨奇烈纂。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历官江西布政司参议。时任山东提督学政按

  • 貂珰史鉴

    四卷。明张世则撰。张世则,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四川安绵兵备副使。“貂珰”原系汉代中常侍的冠饰,金珰右貂。后中常侍之职用宦官充任,故称宦官为“貂珰”。此书是记述宦

  • 春秋世族志略

    不分卷。清姚东升撰。东升字晓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始末不详。考《春秋世族志略》多引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则生于陈厚耀以后。又作者有《读左一隅》,自序题“嘉庆强圉亦奋若秋”,则东升为乾隆、嘉庆时人。

  • 蔡文庄集

    八卷。明蔡清(1453-1508)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少从朱玭学,以善《易经》名,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江西提学副使、国子监祭酒。卒。万历中谥文庄。著有《虚斋集

  • 九星穴法

    四卷。旧本题宋廖瑀(生卒年不详)撰。廖瑀,字伯禹,十五岁时就已通五经,所以乡人称其为廖五经。传说他精通堪舆术,因得金山善地,所以自称金精山人,并撰有《九星穴法》一书。《九星穴法》,专以九星辨穴体而相地

  • 蟫史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 孙子书校解引类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

  • 天然如意斋诗存

    清皂保(生卒年均不详)著。皂保字荫芳,姓伊尔根觉罗氏,热河驻防满洲人。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天然如意斋诗存》收诗二百首,其中不乏关乎政事、史实之作。譬如,皂保曾奉使蒙古王宫,册封朝鲜,又曾任吉林将军,

  •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

  • 胡子易演

    十八卷。明胡经撰。经号前岗,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事。该书用注疏本,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说是《周易》原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