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周伯耕(生卒年不详)撰。周伯耕,字更生,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名“虞精”,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共八卷,书前有李维桢序,序中称原书正、续共百余篇,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
十六卷。清梁同书(1723-1815)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署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落第,特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讲
六十一卷。清黄之隽(1668-1748)撰。生平详见《香屑集》(辞目)。本集计五十卷,又有补遗二卷,续集八卷,均为黄之隽亲手编订,各有自序。末附《冬录》一卷,为自撰年谱。黄之隽之学,排陆王而尊程朱,观
不分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此书为吴大澂论述金石的有关书信,计三十多件。书信大多不具年代,只具月日。惟自兴安至商州道中所寄之书,署甲戌仲冬(1874)。还有自东边所寄一信,内
一卷。清黄奭辑。徐广(352——425),字野民,东晋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官至秘书监。著有《晋纪》、《史记音义》。《隋书·经籍志》载该书原四十五卷,《唐书·经籍志》同,《晋书·本传》曰四十六卷,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庄子》一书,原无内外杂之分,经汉刘向、晋司马彪的研究,始分内外杂及解说共五十二篇。以后又有崔譔注十卷、内七、外二十,无杂共二十七篇;郭象注十卷,内七、外十五、杂十
十三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号陶庐老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四川等省知县多年,官至新疆布政使;对文字训诂、新疆图志、欧西历史,均有研究。青年时曾好骈体文,后力攻
一卷。宋程垓(约1096前后在世)撰。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苏轼为中表亲,家有拟舫名书舟,故人称为书舟。程垓工诗文及词,龙袤称其文过于诗词,然诗文已无可考。今仅存《书舟词》一
二卷。清严复(1853-1921)撰。严复原名宗光,字几道,一字又陵。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严复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十四岁时考入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为第一届毕业
二十九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学谟初名学诗,字思重,改字叔明,号太宝山人。上海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兵科主事,改中书舍人。后擢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归有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