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宁洋县志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后,偶得邑人廖氏所纂志乘稿一部,喜其体简而有要,遂动修志之心。设局于双洋书院,延陈天枢主其事,历数月而成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修,光绪元年(1875)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跋、舆图、凡例、目录、纂修姓氏;卷二,舆地志:肇建、疆域、形胜、分野、山川、里社、物产、风俗(附岁时);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附公馆、铺舍)、弁署(附兵房)、学校(附田)、坛亩、街市、桥渡、亭塔、楼阁、恤政;卷四,赋役志:户口、土田、赋役、盐课。卷五,官师志:职员、各官、名宦;卷六,秩礼志:典礼、文庙、坛庙、名祠;卷七,武备志:民兵、驻防、教场、关隘;卷八,选举志:科目、贡生、荐辟、应例、封赠、掾阶、中官、乡宾、老农;卷九,人物志:乡贤、列传、乡善、贞烈、流寓、寿者、五世同堂。卷十,艺文志(上):碑记、传文、策议;卷十一,艺文志(下):旧序、诗赋;卷十二,杂事志:寺观、仙释、祥异、兵乱。兹篇搜采宏富。补旧志之漏处甚多。如旧志于户口、盐法之始末源流阙略,今则详明之,实有益于后人参考。体例方面改旧志之误处亦不少。如弁署旧置于学校之后,今则在公署之间。中官旧载杂记,今则放在选举门下。又旧志人物、选举合而为一,今则分门别立,殊有见识。综观全书,体例完备,纲举目张,文字流畅。实为可读之作。此志尚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钟干丞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集义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生卒不详)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生平不可考,知为宋宁宗嘉定间太学生。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清续修国子监志

    八十二卷。清文庆等奉敕修。文庆(?-1856),姓费莫氏,字孔修,满洲镶红旗人。道光进士,后任兵部尚书,咸丰朝官至军机大臣。该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初奉敕纂修,至十四年七月修成,共分为十二

  • 春晖堂丛书

    十二种,三十七卷。清徐渭仁编辑。徐渭仁字文台,号紫珊,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国子生出身,善画山水花卉及竹,工于汉隶,收藏甚富。《春晖堂丛书》于道光咸丰间陆续刊成,兵燹后原版阙坏,复由渭仁之子徐允临补

  • 洛原遗稿

    八卷。明白悦(约1545前后在世)撰。白悦,字贞夫,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十。官至江西按察司佥事。为尚书白昂之孙。其家世鼎贵,而独刻意学诗。著有《洛原遗稿》等。是稿凡八卷。其

  • 马氏家刻集

    七种,三十卷。不著辑人姓名,当系马氏族人所编。有明马孟祯一种,《奏略》一卷。马孟祯字泰符,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任分宜知县,升御史;出为广东副使,又擢为光禄寺少卿,旋改太仆。其九世孙清

  • 焦氏丛书

    二十一种,一百二十三卷。清焦循(己著录)撰。是书收三类书。一类为易学著作,有《易学三书》(包括《易章句》、《易图略》、《易通释》)、《易话》、《易广记》;一类为其余经学著作,有《六经补疏》(包括《论语

  • 童溪易传

    三十卷。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生卒年不详,宁德(今属福建)人。董真卿以为临安(今属浙江)人,误。朱彝尊《经义考》据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王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语,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

  • 杨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杨荣(1371-1440)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