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仪外传

少仪外传

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以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少受家学,长从林子奇、汪应辰、胡宏游,又与朱熹、张栻为友。曾居明招山讲学,晚年建丽泽书院。于淳熙二年(1175),约陆九渊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欲调和朱陆之争。其学本于家庭,不名一师,不私一说,虽然博杂,但仍以儒学为宗。为学主“明理躬行”,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总则,无所不在,永恒不变。循理而行,则无覆亡之患。提倡经世致用,为学要从民生实用上下功夫,讲实理,育实才,求实用。强调以史为鉴,反对空谈阴阳之说。主要著作有《东莱集》、《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左传博议》、《少仪外传》等。此书为训课幼学而撰,取《礼记·少仪》以为书名。书中杂引前哲之德行嘉言,兼及立身行己,应世居官之道,不限生活常规细节,故曰“外传”。犹如韩婴引事说《诗》,而自题《韩诗外传》一样。书中采辑旧文,体例略同于朱子《小学》。他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事,也即精义入神之妙,而初学者往往多有忽视,掉以轻心。故采辑前言往行所当知而易见者,汇编成书,用以训课幼学。他强调后生学问须理会《曲礼》、《少仪》、《礼仪》等学。主张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为学之道要致诚,必须做到居处齐庄,志意凝定,不妄言,不苟笑。开卷读书必须恭敬,如对圣贤。掩卷沉思,必须根究义理。提倡持身以清洁,处心以公平。当官者须不忘“清”、“慎”、“勤”等三事。知此三事则可以持身,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为人子者要尽孝道,恭恪奉亲,慎无懈怠。他认为后世学者能阅读此书,便会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地。全书采择较精,语言流畅、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对研究儒家教育思想及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已佚,世无刊本。今本载于《永乐大典》中,清修《四库全书》从大典中辑出有宋人胡岩起《跋》,吕祖谦弟吕祖俭《序》。此书又名《辨志录》。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琴隐园诗集

    三十六卷。词四卷。清汤贻汾(1777-1853)撰。汤贻汾字雨生,号粥翁,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官至浙江乐清副将。太平军下南京,汤贻汾赋绝命诗,投水而死,谥忠愍。是集不分体,按年编次,诗题下注作者年齿

  • 欧阳遗粹

    十卷。明郭云鹏编。其人爵里未详。卷首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郭云鹏自序,他认为宋陈亮所编《欧阳文粹》仅录一百三十篇,所收太隘,遂补录八十三篇,附刻其后,以成此书。但本书持择,精不及《欧阳文粹》,博不

  • 周文归

    二十卷。明钟惺(1574-1624)编。生平可见《诗归》条。此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有内府藏本。

  • 六书系韵 检字

    共二十六卷《六书系韵》二十四卷,《检字》二卷)。清李贞(生卒年不详)编辑。李贞字芥孙,湖南湘阴人。廪贡生。是书卷首有李氏自序、凡例、目录以及许慎《说文》前后叙,卷末附《广韵》类隔改音和诸字与钱大昕《十

  • 论语琳公说

    刘宋释慧琳撰。清马国翰辑。慧琳本秦郡刘氏子,富有才华,兼内外之学为庐陵王义真赏识。著《均善论》,颇贬裁佛法。其《论语说》史志《释文·叙录》均无记载。只皇疏引有四节。邢疏又从皇疏转引。其说虽新巧,但与经

  • 半洲稿

    四卷。明张经(?-1555)撰。其卷首题为蔡经,系其未复姓时所刊。张经,字廷彝,侯官(今属福建)人。生年不详。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改左

  • 莘野纂闻

    见《古穰杂录》。

  • 无量寿经义疏

    ①六卷。隋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释条。《无量寿经义疏》是现世此经疏义注中,最为古老的一部。依经作疏,科正宗为三大段。以解解无量寿佛所行、所成、所摄化为主。申解极乐国土有四第一,

  • 张温和公年谱

    一卷。清张茂辰等编。茂辰,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为谱主之子。谱主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舫,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山东督粮

  • 春秋左传类对赋

    一卷。宋徐晋卿撰。晋卿生卒年及里贯失考,宋仁宗皇璠中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此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郑樵《通志·艺文略》、焦翚《国史经籍志》等书都不见著录。朱彝尊《经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