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古文考实

尚书古文考实

一卷。清皮锡瑞撰。此书多沿袭阎若璩说,其中错误不少,比如说孔安国只传经文而无说义,其说义与今文家相同。又说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孔安国为博士应当在建元五年之后。然而《史记》载辕固生、韩生、董仲舒、胡毋生都在文帝、景帝时为博士,贾谊也是在文帝时被召为博士,《汉书》记载与《史记》相同。另外,皮锡瑞硬断孔安国当生于景帝初年,根据《汉书》记载,孔安国为谏大夫,而谏大夫系置于元狩五年,故孔安国当卒于元狩五年以后,只是元狩五年距景帝元年只有三十九年,孔安国卒年六十,何以证孔安国于四十岁以前任谏大夫呢?对此,皮氏所考欠周详。皮锡瑞还认为,孔安国早卒,不得见巫蛊事,此说亦大谬不然,因为武帝时巫蛊之事在元光五年和征和元年各发生一起,元光五年之巫蛊事比元狩五年为谏大夫时尚早十二年,故孔安国序称“会国有巫蛊”。此处所指当为元光五年之巫蛊事。至于说征和元年的巫蛊事,距元光五年已相去三十八年之久。此时孔安国已卒多年,此次巫蛊事当未见。刘歆误以孔安国所云“巫蛊事”为征和元年之巫蛊事,以后班固因之,遂使后人莫辨真伪。皮氏之说,误亦在此。至于说臆造伪,《孔传》者为王子雍,乃皮氏因袭丁晏之说。本书有思贤讲舍刊本。

猜你喜欢

  • 卜式养羊法

    见《养羊法》。

  •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

  • 通变

    见《易通变》。

  • 畿辅人物志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有明一代畿辅(今北京河北一带)人物。以地系人,存其事迹。详于御珰抗节之士,寓有褒贬之意。有清初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 周易讲义

    ①一卷。清王元启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将乐县知县,著有《惺斋杂著》十余种。曾避居鹊山寺中,每研易有得则笔记之,积久成帙。其子王尚珏辑之成书,计说经七十余事,并附录平时所作易

  • 直隶沣州志

    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莲修,孙祚泰等纂。安佩莲,字玉青,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任沣州知州。孙祚泰,字文冈,沣州人,举人,曾任宁远县训导。沣之得名,肇于《禹贡》,置州则自西魏始。由是为郡

  • 兰樵归田稿

    一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张榕端字子大,一字朴园,磁州(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进士,授编修,视学江南,衡文精审,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康熙三十九

  • 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

    二卷。清夏炘撰。夏炘(1789-1871)字欣伯、号烝甫,安徽当涂人。道光五年(1825年)举人,官颍州府教授。治学兼综汉、宋,长于《诗》、《礼》。尚著《六书转注说》、《檀弓辨诬》、《学礼管释》、《读

  • 心响往斋诗集

    十七卷。《文集》三卷。清孔继编。孔继生平详见《心响往斋用陶韵诗》(辞目)。《心响往斋诗文集》刊印之前,作者已有《用陶韵诗》二卷、《壬癸诗录》一卷、《于南诗录》二卷、《江山集》二卷行世;是集系孔继之孙孔

  • 楚范

    六卷。明张之象(1496-1577)撰。张之象字元超,号同鹿,吴县(今属江苏)人。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有《太史史例》、《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唐雅》、《唐诗类苑》、《古诗类苑》等书。本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