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巴陵县志

巴陵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清陈玉垣等修,唐伊盛等纂。陈玉垣,海盐人,曾任巴陵县知县。唐伊盛,邑人,举人。巴陵为古糜国遗封,汉置县,素称重镇。然文献之徵,有所不足。明季旧志,传本绝少,清康熙七年(1668)县令赵士衍,广为搜辑,始成编,而仅二帙,挂漏殊多。其后重修一次,不过稍加增益,规模仍极有限。陈玉垣任县令后,聘唐伊盛主持纂辑事,经多方努力,始成此志。《巴陵县志》嘉庆九年(1804)刻本,为三十卷首一卷。卷首一卷为序、例、纂修者姓氏、目录等。正文分二十二目类。卷一,舆地。卷二,沿革。卷三,分星。卷四,疆域。卷五,山川。卷六,建置。卷七至卷八,田赋。卷九,学校。卷十,祀典。卷十一,兵防。卷十二,水利。卷十三,积贮。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秩官。卷十六至卷十七,名宦。卷十八,选举。卷十九,人物。卷二十,列女。卷二十一,古迹。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八,艺文。卷二十九,事纪。卷三十,捃抚。其《事纪》为灾祥、藩封、战守三目,断自周始,纲目仿编年之例书之。而所纪历代战守之事,类能详实,多为国史所不能悉者。惟此志以分星次舆地、沿革之后,盖谓志乘应先地而后天,且引明徐文长之《会稽志》及清孙枝蔚之《扬州志》,自称非为好异,然究非志之良规,不足为据也。② 三十卷,首一卷,清严鸣琦等修,吴敏树等纂。严鸣琦,马平人,曾任巴陵县知县。吴敏树字南屏,巴陵县人,举人,曾任浏阳县训导,博学多才,著述等身。《巴陵县志》同治十一年(1772)刻本。此志一变旧志之成规,无凡例,无小序,削去分星一门,重其舆图,详其山水,实别具见识。所为总图一、分图六,皆经实地勘查,非虚应故事者可比。其图说分山脉水源两篇,穷源竟委,纤悉靡遗。考地之作,由沿革而再及水经,上下古今,了如指掌。山水一志,特明其所在相距方里,并征引故实,灿然可观。③ 六十三卷,首一卷,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十八卷。清姚诗德、郑桂星修,杜贵墀纂。姚诗德,番禺人,曾任巴陵县知县。郑桂星,曾任巴陵知县。杜贵墀,邑人,名士。《巴陵县志》光绪十二年(1886)修,十七年(1891)刻本,为六十三卷首一卷。为目八,依次为舆地、建置、政典、选举、人物、艺文、职官、杂识。又以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十八卷附于后。此志山与水用转测法,以著相距之道里,所直之方位,复举大水以界山,即得因山而辨境,殊为有识。所列诸图表,能参酌新法,绘制精审。此志列传论人,主师服虔之说,以时之先后为准,而兼采《汉书》类叙之法,《宋书》附传之例,凡有裨学术治道之文,皆补置其人传中。列女是称名与姓,及以母附子,以妻附夫,能取法古人,仍寓慎防浮滥之意。艺文则必名人著述或能直述其事者方予登载。书籍则不仅录其篇目,仅做提要。所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赋则各汇集为上、下编,亦为允当。全书虽为文字十万言,并无芜杂冗繁之病。其约门简括,体例亦谨严。该志尚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和民国三年(1914)曾作弼补版重印光绪二十六年本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新曲六种

    十二卷。清夏纶(1680-1753)撰。夏纶字言丝,又字惺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诸生。本书又名《惺斋六种》,所收六种传奇皆三十二出。其一是褒忠传奇曰《无瑕璧》,取材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写铁铉

  • 三朝大议录

    一卷。明顾苓撰。顾苓字云美,江苏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卒年月未详。他是书画家文征明的故戚,又是著名学者钱谦益的高足,受家传师道熏陶教养,故精于金石碑版之学,为文清逸潇然,明亡后,室悬崇祯帝御书

  • 牧鉴

    十卷。明杨昱(生卒年不详)撰。杨昱,字子晦,别号东溪,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汇辑成帙,共十卷,分为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四类。每类下又各有子目,四类

  • 史品赤函

    四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性好学,喜著书立说。著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古文奇赏》等。生卒年及事迹详见《系辞十篇书》条。所编《史品

  • 板桥杂记

    三卷。清余澹心撰。明末,名士集于江南,余澹心以闽侨人才,来游国学,遂迁居金陵。文酒之咽、丝竹之场,皆所亲历。春灯燕子,转瞬兴亡,回溯袭游,作此记,此记分三卷,上卷记雅游,中卷记丽品,下卷记轶事,卷端自

  • 窦氏外科全书

    见《疮疡经验全书》。

  • 春秋图表

    一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作者认为周公为古学,孔子为今学;《周礼》为古学,《王制》为今学。《王制》是改制之书,为《春秋》的别传;《春秋》本为改制而作,不与古礼合;《王制》为今文之祖。于是作《

  • 泺源问答

    五卷。清郑杲撰。郑杲,字东甫,山东即墨(今山东平度东)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曾官至刑部奉天司主事。这本书是郑杲主持泺源书院时与门下弟子问答的记录整理。编辑者为其门人范之杰。郑杲治群

  • 妙法莲华经玄义

    二十卷。唐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

  • 古今将略

    四卷。明冯孜撰。冯孜字原泉,浙江桐乡人。生卒年不详。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此书分元、亨、利、贞四集,每集一卷。内容上采远古黄帝时代,下迄明代,以战功显著者,录其事迹,并以《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