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德州志

广德州志

①十卷。明朱麟修,黄绍文续纂。朱麟,字芝山,江西庐陵人,嘉靖十五年(1536)来任广德州知州。先是嘉靖五年(1526),安成邹守益来守广德,尝有志于州志之纂修,稽群籍,访故老,辑录成图、表、志、传四门,全志未成,而陟南都,朱麟来,继而续修,延六合学生黄绍文主其事,不一载而志成。此志凡十卷,为表二,曰郡县表、职官表,为志八,曰舆地志、宫室志、学校志、食货志、秩官表、人物志、祥异志、艺文志,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而以舆图列之卷首。此志载叙过求简略,每每并列名目,无所统摄,近于簿书之流,殊乖著作之雅。类目设置统属杂乱,有乖志体。然此志雕印精湛,为他志所不可比美。有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②二十六卷,清高拱乾修,戈标等纂。高拱乾,字九临,陕西榆林人,荫生,官刑部员外,康熙八年(1669)来任广德州知州。戈标,字暗生,号霁园,邑人,拔贡生。康熙十二年,广德州知州高拱乾,以前志体例不合,乃延戈标等重修采辑,以河南、陕西通志二书为准,朝夕编摩,凡阅两月而志告成。此志既以河南、陕西两省通志为式,二省有《方伎》、《杂辩》二目,此志则无,体例似仍未合。兵事于志乘最关重要,此志阙之,殊觉未备。于《职官志》一门,由汉迄清,所考颇称完备,唐宋元三代考证尤精。其学校志,载礼器七百三十有一,乐器六十,舞器三百二十八,社学等所存书籍,皆不惮烦琐,罗列其目,颇可为法。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门可荣增刻本。三十卷,清李国相纂修。李国相,字直清,号掌峰,陕西咸阳人。进士,官至刑部主事,雍正十二年来任广德州知州,乾隆四年复回任。广德旧志,始于宋赵亮夫桐汭志,又有赵子直桐汭新志,惜皆散失,至明则有弘治、嘉靖两志,万历初,州人李得阳更重修之,万历四十年,州守李德中复加纂辑,至清代,州守闵以楝复补成续志,康熙六年,州守杨苞更重修之,康熙十二年州守高拱乾、二十二年州守门可荣复先后奉檄重修。李国相来守,设局重修州志,始事于乾隆四年,凡三月而志成。此志凡三十卷,为纲九,曰舆地、秩官、食货、武备、营建、选举、人物、杂志、艺文,为目凡二十有九。附载众目者,又十余条。此志汰旧志之滥,于康熙杨志颇多增补,惜其依据皆不著所出。其体例虽为粗备,然其中纲目例置,子目归属不伦,终乖志乘之体。有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④六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胡有诚修,丁宝书纂。胡有诚,字朴庵,进士,湖北江夏人,光绪三年(1877)来知广德州事。丁宝书,浙江归安人,布衣。广德州志自乾隆五十七年,州守胡文诠重加纂辑,至道光二十七年,州守裕文复加修补。胡有诚来守,以光绪五年五月开局,七年五月告峻。此志大抵因循乾隆胡志及道光裕志,正其讹误,补其佚缺,汇萃而成。其过求详备,不免体例庞杂,分类烦琐。其卷首列“旧志缘起”一门,为旧志提纲挈领,推源溯流,立意殊善。有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猜你喜欢

  • 史记蠡测

    一卷。清林伯桐撰。林伯桐。番禹(今广乐番禹)人,字桐君。号月亭。嘉庆时中举人,并授德庆州学正。卒于官。卒年七十岁。治经学宗汉儒。践履则服膺朱熹。著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古谚笺》、《冠昏丧祭仪

  • 三关志

    不分卷。清廖希颜修,孙继鲁纂。廖希颜,字若愚,号东雩,湖南茶陵县人,嘉靖进士,先知高安县,后擢工部主事,迁升山西提学,讲学河汾书院,卒于浙江按察使,年仅三十九岁。三关,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

  • 衡岳志

    八卷。清朱衮修,袁奂纂。朱衮,字青崖,四川阆中人。曾任衡山县知县。袁奂,字岚,湖北襄阳人。衡山高数千丈,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衡岳之有专志,自明嘉靖中衡山县令

  • 救命书

    二卷。明吕坤(详《四礼疑》)撰。书前有《自序》一篇,作于万历丁未(1607)。序云:“人生之急,有急于性命者乎?人事之重,有救性命者乎?”故作《救命书》二卷。上卷皆论守城事,有“城守事宜”二十八则,城

  • 大学节训

    一卷。清吕调阳撰。调阳字竹庐,四川彭县(今四川彭县)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著有《商周彝器释铭》、《彭县金石志》等书。其解《大学》,则用古本,依节训释,不从朱子三纲领八条目之说。如释明德、新民、

  • 穀梁大义述

    三十卷。清柳兴恩(1793-1880)撰。兴恩原名兴宗,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清代经学家。受业于仪征阮元,初治《毛诗》,著《毛诗注疏纠补》三十卷。他认为《穀梁春秋》为千古绝学,唐以后无治

  • 三朝野记

    七卷。清李逊之辑。李逊之,字肤公,江苏江阴人。明御史李应升之子,自称“江上遗民”,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三朝野记》述明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史实,起自万历泰昌太子时挺击、移宫、红丸三案,至崇祯十七年(16

  • 尔雅注

    三卷。宋郑樵撰。郑樵(1104-1162)字渔仲;居夹漈山中,因号夹漈山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又号西溪逸民。新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史学家、训诂学家。初隐居力学,凡三十余年。绍兴间以荐召对,授

  • 经世要谈

    一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许墅,以清操名闻一时。愤嬖幸用事,弃官去。筑室金鳌峰下。不久起为礼部

  • 随园骈体文注

    十六卷。清黎光地(生卒不详)撰。黎光地,字环斋,湖南益阳人,生平仕履均不详。曾以诗文名当世,著有《云肤山房集》为当世赞誉。袁枚为一代才子,学贯今古,于书无所不窥,所撰骈文典丽精工,瑰伟深宏,不惟后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