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司业集

张司业集

八卷。唐张籍(766-830)撰。张籍字文昌,世称张司业,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和州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人。贞元进士,诗人,官至水部郎中、国子司业。博学有识,善于文,晚年与韩愈齐名,世称“韩张”。著有《张司业集》。张籍继承了《诗经》、汉乐府以至盛唐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在文艺观点和文学主张上和白居易志同道合。其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耐人咀嚼,形成一种精悍警策、简朴清淳的独特风格,卓然于韩白之外自成大家,开晚唐之一派。关于张籍作品,生前未编刊成集,后经唐季五代战乱,大部分已散失。张洎花费二十多年时间,辑得张籍诗歌四百余首,编为十二卷,名曰《木铎集》。张洎《张司业集序》称:“自皇朝多故,荐经离乱,公之遗作,十不存一。予自丙午岁迨乙丑岁,相次缉缀,仅得四百余篇,藏之箧笥。余则更俟博访,以广其遗阙云尔。”南宋末,汤中就家藏元丰八年(1085)写本,参考他本,校定为《张司业集》,共八卷,附录一卷,由魏峻于平江刻版印行。此本为明万历中和州张尚儒与张孝祥于湖集合刻而成。尚儒称购得河中刘侍御本,又参以朱兰嵎太史金陵刊本,得诗四百四十九首,并录与韩昌黎书二首,订为八卷。可知并非张洎、汤中之旧。但其数不甚相远,似乎无所散佚。明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得常明伦录本,复为编次,共三百九十三首。今传明嘉靖间刻本《唐张司业集》八卷,收录诗歌四百五十余首,附张洎、刘成德序。刘成德《唐司业张籍诗集序》云:“按,《唐史》云有集七卷。不传。”后《四部丛刊》曾据此影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以此为底本,参照现存各本,细加校点删补,编成《张籍诗集》,共八卷,诗四百七十八首,逸句一条,联句六首,附录二项(张籍书二首,他人序跋三则),为目前最完善的张籍作品集。北京图书馆还藏有宋刻《张文昌文集》一-四卷残本,陆贻典跋影抄本,黄丕烈跋旧折八卷本。

猜你喜欢

  • 钦定授衣广训

    二卷。清董诰等人编定。大学士董诰等人,奉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命于嘉庆十三年(1808)编成《授衣广训》一书。主要内容是方承观的《棉花图》,其它还有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乾隆、嘉庆皇帝的题诗等。此书有

  • 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五种

    十九卷。清万斯大(1637-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是黄宗羲誉之为“浙东门风之雄,莫过万氏”的万泰第六子,万斯同之兄。沉酣经学,穷日夜、忘寝食者十余年

  • 乐经律吕通解

    五卷。清汪绂(生平事迹见《乐经或问》条)撰。汪氏另有《书经诠义》、《乐经或问》等书。此《乐经律吕通解》凡五卷。其取《礼记》乐记一篇为《乐经》,又以理寓于声而器衷于律,故合《乐记》及蔡元定《律吕新书》,

  • 论语古注集笺

    十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朗如,江苏吴县人。师从夏文焘、李锐,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维城得闻经师绪论,认为《论语》为何晏所乱,晏学无师法;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集诸儒之大成;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然其注

  • 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 霆军纪略

    十六卷。清陈昌撰。陈昌生卒年不详,字世五,四川铜梁人,官至知县。清将鲍超字春霆,所部湘军称霆军。陈昌在霆军多年,撰此书以彰其功。书中内容系辑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奏疏整理而成,叙事起自道光三十年(

  • 吴疏山集

    十七卷。吴悌(?-1568)撰。吴悌,字思诚,别号疏山。金溪(今属江西)人。明学者,嘉靖十一年(1332)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其学出于王守仁,然清苦刚介,卓然独立。《吴疏山集》17卷,其中吴悌

  • 春秋左传补注

    三卷。清马宗梿撰。宗梿字器之,又字鲁陈,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嘉庆辛酉(1801)进士。少从姚鼐学古文辞,精研经训。著有《公羊补注》、《毛郑诗训诂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

  • 春秋比事

    二十卷。旧题宋沈棐(生卒不详)撰。沈棐字文伯,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曾为婺州校官,其生平事迹不可考。又据嘉庆四年庐陵谭月卿《序》,则称为莆阳刘朔撰,并说他亲见刘氏家本,不知其依据何在。此书原名《春秋

  • 论语经正录

    二十卷。清王肇晋与其子王用诰同撰。肇晋深泽(今河北深泽)人。曾谓国家以经义取士,首试四书,天下士由朱子之学上窥邹鲁,沿袭既久,逐末忘本。肇晋欲纂集一编,以救时弊。晚年带病著作,未及详加搜讨。后其子用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