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徂徕石先生文集

徂徕石先生文集

二十卷。末一卷。宋石介(1005-1045)撰。石介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兖州奉苻(今山东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太子中允。官至山东郓城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好学深思,身居要职,识高而心静,惩恶扬善。同时,与范仲淹、富弼、韩琦执政。著有《徂徕石先生文集》、《唐鉴》、《警戒奸臣》等。此集为石介平生著作合集。因其尝讲学于家乡徂徕山下,人称徂徕先生,故以名集。共二十卷计有颂十篇、诗一百三十四首、杂著四十篇、论十二篇、书四十篇、序八篇、记十一篇、启五篇、表一篇、文四篇。另有附录四则:之一收佚文八篇;之二收作者志传四篇;之三收作品序跋二十二篇、祠记九篇;之四辑录作者生平事迹及后人评论。石介是宋代理学的先驱,主张文章为儒家道统服务,推崇王权,排斥佛、老,反对骈文。其在古文创作上成绩不大。此集为作者手编,约成书于庆历三年(1043),宋代就有刻本。清代流传的宋本有:平津馆藏本、渔洋书库藏本、潍县张次陶藏本,光绪十年(1884)刻本。目前最为完善的本子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燕山石键的校刻本。今人陈植锷点校的《徂徕石先生文集》根据张次陶藏明人影宋钞《新雕徂徕石先生全集》,又参看清代其它通行版本,整理点校于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 观象占玩

    五十卷。旧本题李淳风撰。李淳风为唐代人,精天文历算,其生平详见《周髀算经》。《四库全书总目》援引新旧《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书录解题》、《读书敏求记》所载李氏著作后云:“夫古书日亡而日少

  • 禹贡元珠

    一卷。明俞鲲撰。其生卒年不详。鲲字之鹏。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禹贡元珠》多取蔡沈传注加以删繁就简,诠释经文字句,于山川地理间有考证,但不甚竟究原委。书末附“九州总歌”、“导山导水歌”、“九

  • 洗心斋读易述

    十七卷。明潘士藻(生卒年不详)撰。士藻字去华,号松雪,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史·李沂传》中附有藩士藻事迹,可参看。潘氏还著有《暗然堂类纂》一书,记所见所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马边厅志略

    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周斯才,字梦溪,上元人。《马边厅志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六卷。卷首小引、纂修姓氏、凡例、图说。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含分野、节序、气候、灾异。卷二,地理志一,含

  • 史纲疑辨

    四卷。明林有望(生卒年不详)撰。林有望字未轩。桐城(今属安徽)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著有《史纲疑辨》等书。此书裒集唐、宋至明人文集、说部考辨之文,与论世之作,不分门目。

  • 刘道荟晋起居注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

  • 吴都文粹

    九卷。宋郑虎臣编。郑虎臣字景兆,官会稽尉。里贯生卒不详。其父曾为贾似道所害。德祐初年,贾似道谪授高州团练副使,寻州安置。郑虎臣自请监押贾似道,后诛杀贾似道于木绵庵。是书为吴郡遗文集,收录颇广。其中若李

  •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

  • 正字元书

    一卷。清姜令谊(其生平著述不详)撰。令谊字搢云,四川云阳人。是编原名《养正字书》,旨在辨证六书正俗笔画,用以匡谬正俗。仿世行《草诀百韵歌》,撰为五言偶语,有如排律,共一百八十四韵,每韵之下,征注同类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