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①十六卷,清高植纂修,沈锡三续修,罗为孝续纂。高植,字槐堂,浙江武康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进士,十六年(1751)任德化县知县。官至松江府同知。沈锡三,浙江德清人,乾隆四十年(1775)任德化知县。德化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宁维邦,乾隆二十年知县高植重为纂辑,迄乾隆四十五年,朝廷饬令将郡邑各志,有碍字句,及应禁入诗文事实名目,悉行校勘,沈锡三遂将旧志检校酌删,历数月而告竣。乾隆四十五年(1780)续修刻印。此志纲目混淆,复出重沓,然内容增于前,文损于旧,为其长也。② 五十四卷,首一卷,清陈鼐等修,吴彬等纂。陈鼐,四川蓬溪人,监生,以劳绩保举人,同治八年(1869)任德化知县。吴彬,邑人,县教谕。德化县志,乾隆二十年(1755)高植创修;四十五年(1780)沈锡三略有芟益;嘉庆二十一年(1816)朱勋楣太守纂修府志,邑令邹文炳,博采兼收,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竣事,虽未续修邑志,但文献已载入府志中。同治年间,邑令陈鼐奉令续修邑志,同治十年(1871)二月开始,十一年(1872)十二月告成。此志中逐卷第二行,皆称德化事高植原辑、沈锡三补辑、邹文炳再辑、陈鼐续辑,将历修诸人,悉书卷端。此法尚不多见。其体裁大部分从其新,而事仍其旧,事之出于旧志之后者,略加续辑,事在续辑之前者,极鲜增补。如沿革,基本录自府志,殊失修志本意。

猜你喜欢

  • 偏关志

    二卷。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民国王有宗校订。庐承业,出身进士,为偏关名儒。马振文,山西洪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偏关县知县。王有宗字莼赋,浙江人,民国4年(1915),曾游偏邑,知县

  • 春秋增注

    八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代学者。顺治十年(1653)进士,入翰林,累擢江宁巡抚,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嗜学读书,不妄交游,其学源出

  • 字义详讲

    见《北溪字义》。

  • 全唐诗录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170

  • 小丁卯集

    二卷,附《梅花百咏》《茹荼百咏》。清许在璞撰。许在璞,生卒年不详,字玉仙,号冰壶老人,江苏常熟人,陆叙臣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许氏家刊本。书前有沈德潜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还有顾

  • 江南闻见录

    一卷。(明末清初)不著撰人。此书逐日记顺治二年(1645)南京迎降前后二十日间事。首记弘光帝潜行出城,不知所往,城中混乱,马士英出逃,赵城忻迎降,献太子于豫王多铎,又记寻到弘光,豫王设宴,嘲笑之语。书

  • 欧余漫录

    十二卷。明闵元衢(生卒年不详)撰。闵元衢,字康侯,自号欧余生,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自以为终身不第,有似罗隐,乃著《罗江东外纪》,另著有《欧余漫录》、《吴兴艺文补》、《增定玉壶冰》等。乌程县有座升

  • 后海堂杂录

    二卷。清王孝泳(生卒年不详)撰。王孝泳字慧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诸生,博洽多闻,有才干,历试不售,弃举业游幕,陈鹏年、张大有等都非常器重他。王孝泳著有《后海书堂遗文》。《后海堂杂录》是王孝泳的

  • 读仪礼录

    一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市)人。一生标榜程朱理学,善文章,有《曾文正公全集》。其传见于《清史稿》诸书。是书是曾国藩读《仪礼》笔记。

  • 读易余言

    五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钟,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后渠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