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说

文说

一卷。元陈绎曾撰。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举进士,口吃而精敏异常,官至国子学助教。诸经注疏与陈旅齐名。善真草篆书。著有《文筌》、《行文小谱》等。是书为有关文章理论的著作。本书传本久佚,也未见著录。是书系由《永乐大典》中辑出。据《序》称,“陈文靖公问为文之法,绎曾以所闻于先人者对之”而成此书。陈绎曾以为,“为文之法”在于八个方面:一养气、二抱题、三明体、四分间、五立意、六用事、七造语、八下字。集中即以此八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碑碣、表疏、传纪、序论、辩论、奏书、诏令等文体的作法。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语下八字曰:肃壮清和奇丽古远”、“情出于意则切”、“凡文无景则苦,无意则粗,无事则虚,无情则诬”、“立意之法,必兼四者”等观点,直到今天尚有不少可取之处。书后附以其学习历代的文献(包括经史子集),尤其是《四书》、《五经》的心得,以供当时读书人应付科举考试之需,故价值不大。此书有依阁本、活字本、《文学津梁》本、《四库全书》本、民国七年(1918)周钟游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侨吴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元郑元祐(1292-1364)撰。元祐字明德。遂昌(今属浙江)人。曾任浙江儒学提举。卒于官。元祐家本遂昌,而流寓平江四十年。因而其集名称侨吴。(元祐另有《遂昌杂录》,名遂昌,以示

  • 秫坡诗稿

    七卷。《附录》一卷。明黎贞(?-约1408)撰。黎贞,字彦晦,自号陶生、秫坡,因以名集。广东新会人。生年不详。明洪武初举本邑训导,不就。后以事被诬,戍辽阳18年,从游者甚众。放归后即卒。著有《秫坡诗稿

  • 决狱龟鉴

    见《折狱龟鉴》

  • 九章代数草

    十卷首一卷。清卢靖(详见《迭微分补草》)撰。《九章代数草》成书于1887年,当时卢靖任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与华蘅芳等同堂授学。他令使学生试以西学代数知识演算中算题,校成此书。全书内容浅显,习题多取

  • 孔丛伯说五稿

    五种,三十六卷,附一种未竟稿一卷。清孔广林(生卒年不详)撰。孔广林,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著名学者孔广森之兄。收书为《周官臆测》六卷叙录一卷、《仪礼臆测》十七卷叙录一卷、《吉凶服名用篇》八卷叙录

  •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

    四十卷。宋魏仲举编。魏仲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书前题庆元六年(1200)刻于家塾。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至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

  • 四书辨疑

    十五卷。本不署作者姓名,以书中之语推求,当是元人所为。朱彝尊《经义考》著录撰《四书辨疑》者四家,为胡云峰、陈天祥、陈成甫、孟长文等四人。该书多取元王若虚非诋《四书集注》之语,且据苏天爵《安熙行状》所云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来苏吴氏原泉诗集

    八卷。明吴宗周编。吴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临江知府。本书辑其先世以来之诗,始宋迄明。书中编者自序称,以先人之作为内集,外人所赠为外集,附以

  •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