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决事比

春秋决事比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又字爱吾,号定庵,晚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晚期著名思想家。他出身于累代仕宦之家,十二岁从外祖父段玉裁诵习《说文解字》,二十岁左右就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宗人府及礼部主事、内阁中书等闲官。治今文经学,但考制度却推崇《周礼》,说《诗》兼采毛氏,并不笃守公羊家法,注意经世致用,“讥切时政,诋毁专制”(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后来师从著名经学家刘逢禄,治《公羊春秋》,援引其中的“微言大义”,揭露时弊,倡导改革,成为今文经学的巨子,影响深远。道光十九年(1839)因抨击时政,忤触上司,辞官南归。二十二年(1841)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著作有《大誓答问》、《说文段注札记》、《定庵文集》、《定庵续集》及《龚自珍全集》等。他是晚清“开一代新风”的思想家。梁启超说:“光绪间所谓新学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清代学术概论》)可见龚自珍的重要影响。汉代学者董仲舒曾著《春秋决事比》(又名《春秋决疑》、《春秋决事》、《春秋决狱》、《公羊治狱》、《春秋断狱》),以《春秋》经义断案,援礼入刑,援儒入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今文学家刘逢禄仿董仲舒之意,以《春秋》经义评断史书中的刑法和礼制,作《议礼决狱》四卷。龚自珍曾师从刘逢禄,传承其学,于是也模仿董仲舒的体例,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百二十件事,按《春秋》经义作解答,名为《春秋决事比》。共十一篇:君道、君守、臣守、不应重律、不应轻律、不定律、不屑教律、律目、律细目、人伦之变、自序。大体上以公羊家说对一百二十件事进行评论,对研究《公羊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猜你喜欢

  • 古今类腴

    十八卷。未著撰者姓名。书前有吴一鹏序谓是王麟洲所作。王麟洲为王世懋之别号。此书分十门,一百二十一子目。采掇成语,以备举业之用。似坊刻之陋本,不似王世懋之作。

  • 蕉声馆全集

    三十四卷。清朱为弼(1747-1817)撰。为弼,字右甫,号茮堂。安徽休宁人。嘉庆进士,由主事擢御史。累官至漕运总督。为官清廉,有政绩。林则徐比之于清端。时漕政积坏,为弼剔弊兴漕,行之称便。为弼公余不

  • 丛刻三种

    十卷。不著编者姓名。收《再生纪略》二卷、《哭庙纪略》一卷、《觉觉哉笔记》七卷。《再生纪略》作者陈济生甲申年(1644)入京,时值李自成入京,清兵入关等明末国变,这里追记其事而成该书。《哭庙纪略》记顺治

  • 时一吟诗

    四卷。清黎耿然(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黎耿然,字介庵,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久困诸生,乃弃文从军,积功官至云南总兵。著有《时一吟诗》。是集凡诗四卷。多为率意吟咏而成,故诗格不高。盖作

  • 诗纬推度灾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篇中“君子悉心研虑,推变见事也”条,引《匡衡传》:“诗者原性情而明人伦也,故治诗必通律历阴阳,而旁极乎性命之原,善推祸福以著,斯乃告往知来,圣门言诗之微旨也”;“烨烨震电”条,引京氏

  • 画学丛书

    十四种二十八卷。清叶宗娱编。叶宗娱字介福,成都(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不著编者姓名,而该汇编所收书清张庚撰《国朝画征录》,标“成都叶宗娱介福重校”,清姜绍书辑《无声诗史》题锦江叶

  • 沧沤集

    八卷。明张重华(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张重华,字虞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沧沤集》。是编凡八卷。前有张位、姜宝二序。张位序称其有集,有卷,先梓八卷。姜宝序称其文用言奇巧,诗则常出新意。今观

  • 四宜堂法帖

    八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雍正生平见《朗吟阁法帖》。乾隆元年十月二十日奉旨摹勒。第一卷为《劝农谕》、《黑龙谭碑文》、《朱批谕旨序》、《训诫武臣谕》、《喜雨诗》、《爱莲说》;第二卷为《惜

  • 稼村类稿

    三十卷。元王义山(1214-1287)撰。义山字元高,平城(今属江西)人。官至提举江西学事。因其书房曰“稼村”,故以名集。此集共三十卷。分类编次。其中,卷一至卷三为各体诗,卷四至卷六为序,卷七至卷十五

  • 直木斋全集

    十三卷。清任绳隗(生卒年不详)撰。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约明末清初在世。少有才名,年壮气盛,意气超越,读书积学有年,颇称通博,对序言、碑记、奏议、书札一切词章、乐府、长吟、短歌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