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补疏

春秋左传补疏

五卷。清焦循(详见《易章句》)撰。清代治《左传》学的学者很多,如洪亮吉、李贻德、臧寿恭等人辑录汉魏古注,顾炎武、惠栋、马宗梿、姚鼐、沈钦韩等人为《左传》作补注,万斯大《学春秋随笔》,惠士奇《春秋说》,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这些人的著作偶尔对《左传》有所辨驳,对杜预注也有所纠正,但都不如焦循对《左传》及杜预注批评之激切。焦循认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是托《春秋》及《左传》为乱臣贼子辩护,具体地说是为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昭之流辩护。焦循在《春秋左传补疏》中条举了很多例证,认为杜预为司马氏的党羽,借《左传》所说《春秋》“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之说进行发挥,以推卸司马氏纂魏的罪责。焦循还因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不满,而归罪于《左传》,认为《左传》作者为战国时人,作传往往为田齐、三晋掩饰,与杜预为司马氏掩饰,前后如出一辙。平心而论,焦循此书立说往往意气用事。《左传》及杜预注虽然有种种缺陷与不足,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已为世人所公认,焦循的批评不免失于偏颇。此书是焦氏《五经补疏》之一,清嘉庆、道光年间江都焦氏雕菰楼刊入《焦氏丛书》中,有光绪二年(1876)衡阳魏氏刊本。清道光中阮元又将它辑入《皇清经解》中,有道光九年(1829)广东学海堂刊本及咸丰十一年(1861)补刊本、光绪十七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上海点石斋石印本。上海书店1988年据学海堂本影印出版。

猜你喜欢

  • 称谓考辨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 漕政举要录

    十八卷。明邵宝(详见《左》)撰。本书写于正德己巳(1509年)邵宝担任副都御史总理漕江北时期。共十八卷,记载明代漕政要事。卷一至卷六为河渠之政;卷七为舟楫之政;卷八为仓廒之政;卷九为卒伍之政;卷十及卷

  • 宋九朝编年备要

    三十卷。南宋陈均(1174-1244)撰。均字平甫,号纯斋、云岩。福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为太学生,后力学不仕,潜心著述。著有《宋九朝编年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该书原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 胡文穆集

    二十卷。明胡广(1370-1418)撰。胡广,字光大,号晃庵,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状元及第,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谥文穆。著有《胡文穆集》、《性理大全》《胡文穆杂著》。

  • 铁云藏龟

    不分卷。清刘鹗撰。刘鹗(1857-1909),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通算学、医术、水利等。官候补知府。曾参与治理黄河,有声誉。后弃官经商。八国联军入侵时,用低价购买侵略军所掠夺的太仓储粟

  • 玲珑帘词

    一卷。清吴焯(1676——1733)撰。吴焯,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今杭州市)人。焯性嗜藏书,多藏宋元善本,其藏书楼“瓶花斋”称名当世。焯与词人厉鹗为挚友。其词婉约隐秀,律吕谐合,精于上、去、字音之别

  • 淡友轩读易稿

    无卷数。清徐步瀛撰。徐步瀛又名业煌。字有光,号小蓬。瑞昌人。屡求功名不第,故一志著述。文稿多散佚。此书分四编,第一编为“易说联珠”,意在阐明易理。于每一卦下只注卦名卦画,不录经文,其下则条列其解说,以

  • 济生拔粹

    见《济生拔粹方》。

  • 罗江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沈潜、阚昌言纂修。沈潜,秀水人,曾任罗江县知县。阚昌言,曾任罗江县知县。按罗江,汉置县地。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属梓潼郡。后移县治其地,宋齐因之。西魏置万安郡,隋初开初郡废,县属金山

  • 丹铅余录

    十七卷。续录 十二卷。摘录 十三卷。总录 二十七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其父杨廷和时为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