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枫山集

枫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尧,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疏谏元夕张灯,庭杖谪官,迁福建按察司佥事,政绩甚著,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枫山集》、《枫山语录》(已著录)。此集为嘉靖二十年(1542)虞守愚刻本,收入章懋所作诗文共四卷。集前有余祜、唐龙序。章懋为人耿直,以敢于直言相谏而闻名,但他对诗文创作却不十分重视,有人劝其著述,则以文章“小技耳,予弗暇”,“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对之。可见其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而刻意于身体力行。陈田的《明诗纪事》也说他“以清望重一时,不欲以文藻见长。”集中的首篇《原疏》,考元旦张灯未为失德,反复力陈其根据,虽有些言语过激,仍不失于秉公持正,有君子之风。从其诗《禁中闻莺》“不随舞袖歌金缕,却伴仙韶奏玉墀。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闺吟罢绮阑时。”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章懋虽不着意于诗,但诗中仍不乏清丽可诵之句。章懋所作的诗文虽不多,但所存诗文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除本集外,《枫山集》还有嘉靖九年(1530)张大纶所刻九卷本(收入《金华丛书》)传世。

猜你喜欢

  • 春秋钞

    十卷。清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撰。此书不全录《春秋》经文,凡有所论说者,则摘取经文作为标题,并在其下注明了自某年。作者在《叙》中称自己“恪属守胡《传》,间有词旨未畅及意有所未安者,始妄陈管窥之见

  • 儒行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作者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五。《儒行》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其分为十七章。上卷凡八章: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

  • 雁山十记

    一卷。元李孝光撰。《雁山十记》秀野草堂刻本,共一卷。分为十记,依次如下:一曰《始于雁山观石梁记》,二曰《游灵峰洞记》,三曰《暮入灵岩记》,四曰《灵岩二奇记》,五曰《访钦禅师过马鞍岭记,六曰《大龙湫记》

  • 讷音富察氏家乘

    一卷。增修支谱一卷。溯源记一卷。清恒敬、富栋共撰。恒敬号雪屯,官至刑部郎中;富栋号酉山,官至鸿胪寺鸣赞。二人皆镶红旗满洲讷音地方富察氏第八世族人。该书成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记其始祖穆当阿以下世

  • 周易宗义

    十二卷。明程汝继撰。汝继字志初,又字敬承。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袁州府知府。该书《凡例》云:“以朱子《本义》为宗,故名曰《宗义》。”但也往往有与《本义》不合者。朱之蕃为此书作《

  • 拙斋文集

    二十卷。宋林之奇(1112-1176)撰。林之奇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及第,改长汀尉,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易说,之奇认为是邪说

  • 读商君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商君书杂记》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三种书。在该书中陶鸿庆纠正了《商子》一书中的一些错误,看法独到可信。但有时也转引一些他人论述,往往陷于一己之见。《续四库全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见《李卫公问对》。

  • 续古文苑

    二十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于经史、音韵、训诂、文字等均有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著有《尚书今古文注

  • 韩诗遗说考

    五卷。韩诗外传附录一卷。清陈乔枞(1809-1869)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曾任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韩诗遗说考》为作者《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之一种。作者传其父陈寿祺辑佚之说,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