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斋文集
十一卷。明金瑶(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金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生卒不详。嘉靖十年(1531)贡生,授会稽县丞等。著有《六爻原意》。此集为其外孙江从龙所梓。《四库全书总目》称是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经义之作,大抵空言多而实际少。盖其说《易》、说《周礼》即多以臆断。四库已存目。
十一卷。明金瑶(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金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生卒不详。嘉靖十年(1531)贡生,授会稽县丞等。著有《六爻原意》。此集为其外孙江从龙所梓。《四库全书总目》称是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经义之作,大抵空言多而实际少。盖其说《易》、说《周礼》即多以臆断。四库已存目。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易牙遗意》外,还著有《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
二卷。明黄文焕(约163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诗经考》辞目。是书为黄氏狱中所著,主要内容是评论陶渊明之诗。前有作者自序。其析义分为:“练句练章,不专平淡”;“忧时念乱,不徒隐逸”;“理学标宗,圣
三十卷。清冯李骅、陆浩撰。李骅字天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陆浩字大瀛,宁波定海(今属浙江)人。此书似可看作两大部分组成。前半有《读左卮言》、《十二公时事图说》、《春秋三变说》、《列国盛衰说》、《周十
八卷。明郑汝美(约1493年前后在世)撰。汝美字希大,号白湖。福建闽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汝美曾一监江州税,后以亲老投牒乞归,闭门奉亲,以著述自娱,恬淡之情,每每见于篇章之中。卒
四卷。清余廷灿(1729-1798)撰。余廷灿字卿要,晚号存吾。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以母老乞养归,遂不复出。余廷灿生乾嘉之际,其时汉学风靡一世,不读许郑之书者几不得
十八卷。宋秦九韶(生卒年不详)撰。秦九韶字道古,生活在南宋宁宗(1195-1224)、理宗(1225-1264)年间,他自称鲁郡(今山东滋阳、曲阜一带)人。其父秦季槱,嘉定中任巴州(四川巴中)守,后因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一卷。清贺性灵(生卒年事迹不详)撰。贺性灵,号诗樵,河南汲县人。本书扉页题《离骚经》三字,边题“古汲郡三益斋贺氏读本”,正文之外有咸丰九年(1859)张燮承的序及贺氏的跋文。其体例是以每韵为单位,引原
十卷。旧本题曰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颖侯氏撰。未著姓名。查卷首有两方印,一曰尹敏,一曰颍侯。尹敏似为此书的作者。书中多载明末殉节诸臣。知作者似为清初人。以重编《百家姓》孔师东鲁,孟席齐梁诸句为纲,而杂引历代
八卷。明陈甫伸(生卒年不详)。此帖收录书迹自唐迄元共十家,刻于明崇祯年间。其卷陈甫伸,生平不详。一为钟绍京,卷二为褚遂良、陆柬之,卷三为蔡襄、苏轼,卷四为蔡京、黄庭坚、米芾,卷五为米芾、米友仁,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