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任公文钞

梁任公文钞

三卷。清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生平见《饮冰室合集》条。此编文钞,多系报章论说。如卷二之《国家运命论》、《国性篇》、《与革命相摈之原理及其恶果》、《欧洲政治之革进原因》诸篇,均能言人所不敢言。其《论革命相续之原理》云:“革命前后,正人民望治最殷,求治最亟之时。当其鼓吹革命,鲜不张皇其辞,以耸民听。谓旧朝一去,则黄金世界,立即涌现,民也何知。执券索偿,夫安得不失望,失望则煽动有所藉口矣。”卷三《大政方针宣言书》,即组阁时由梁启超代熊希龄秉笔为之。所言内治根本,亦颇切中。惜为政局牵制,未获实施。言易行难,尼山垂训。近世政治家大率言过其行,不能独为启超责之。文钞末《光考哀名》一篇,词极悲痛,曾闻其弟子言,启超撰稿时,推胸流涕,不能自休。辞职通函,亦有以泪报来之语。有《当代十家文钞》本。

猜你喜欢

  • 鹤溪文稿

    不分卷。清王鸣韶(1732-1788)撰。王鸣韶初名廷谔,字鹗起,以有田在太仓之鹤溪,又号鹤溪子。钱大昕《潜研堂集·鹤溪子墓志铭》称其眉目如画,举止有名家风度,漂染家学;又称其侍二亲甚谨,而学日益进。

  • 富国策

    三卷。英国法思德(生卒年不详)撰,汪凤藻译。法思德,英国著名学者,自幼失明,仍矢志勤学,终成栋材。先任英国国学教习,后提升为英国会大臣,凡英国政务涉及法思德所学范围内,无不与他商议后再作决策,故法思德

  • 尚书疑义

    六卷。明马明衡(生卒年不详)撰。明衡字子萃,福建莆田人。明代经学家。正德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终身废弃。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此书博

  • 类篇

    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为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范镇等人相继修撰。英宗治平三年(1066)二月,范镇出镇陈州,才由司马光代之。时已成书,唯缮写未毕。治平四年缮写完毕,由司马光奏进朝廷。传为司

  • 段氏说文注订

    八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晚年著《匪石子》,学者因称匪石先生。曾游学钱大昕门下,为钱氏所重。隐于贾,博极群书,尤精小学。著作尚有《说文解字校录》、《说文刊误》、《说文玉篇校录

  • 普陀山志

    二十卷。清许琰撰。许琰字瑶洲,福建同安人。赐进士出身。曾任壬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普陀山,又名补陀、补陀罗迦山。后者为梵名也。其山在浙江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蜿蜒绵亘,纵横各十余里。梵书补陀

  • 周易古今文全书

    二十一卷。明杨时乔(1531-1609)撰。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共分六部,即《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以篆书写

  • 蜀石经

    八册(庐江刘氏影印本)。刘体乾辑。体乾字健之,安徽庐江人。此书为刘氏辑其先后所得蜀石经拓本影印而成。只以册计,不分卷。第一、二、三册是石经《周礼》。第一册是卷九,存三十七页半。其存字自《秋官上·蜡氏》

  • 偷甲记传奇

    二卷。清范希哲撰。希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渔相友善,一说曾为司寇龚鼎孳门客。所作传奇八种,均用别名,如《万全记》署四愿居士,《双锤记》署看松主人,《十醋记》署西湖素岷主人等,《偷甲

  • 说文徐氏新补新附考证

    一卷。清钱大昭撰。参见《说文统释序》。此编为《说文统释》六十卷中的一卷,对大徐新补、新附字一一加以考证。如谓古文“诏”为绍”;《说文》本有“志”字,或写书者误脱;言部‘’从‘魋’得声,则‘魋’字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