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梅氏尚书平

梅氏尚书平

九卷。朝鲜丁若镛撰。本书亦为丁氏《俟庵经集》之一种,为《与犹堂集》之十六至二十四卷。在本书中,丁若镛认为,《尚书》初有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和《书序》一篇,不久又有孔壁古文四十六篇。到了东晋时,梅赜又献孔安国《古文尚书》五十六篇,一时《古文尚书》大行于世,学者皆深信不疑。到了南宋朱熹,始疑其伪,其后怀疑梅氏所献《古文尚书》的越来越多。然而,清人毛奇龄则作《古文尚书冤词》八卷,攻击朱子之说。丁氏以为汉、唐以来,能笃守古经的,没有象朱熹这样的,他岂能无端怀疑梅氏之伪?于是,丁若镛便采集汉、唐以来诸家之说,认真研究朱熹对梅氏所产生的疑点,平心订议,详其所论。丁氏认为,毛奇龄的本意并非是为了捍卫圣经,而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凡朱子所疑,辄加以维护。丁氏所论,简洁明快,谨严详密,且立论又较为公允,十分难得。本书有奎章阁写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庄氏义

    一卷。辑佚书,庄氏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庄氏何人未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载庄氏《易》义,惟孔颖达《周易正义》引之。马国翰据《周易正义》辑佚成一卷。朱彝尊《经义考

  • 申鉴札记

    一卷。清钱熙祚撰,其生卒年不详。钱熙祚字雪枝,一字锡之。叙选《通判》、《刊守山阁丛书》及《指海珠丛别录》、《素问》、《灵枢》,共百余种。世称善本。后病没京师。是书既刊黄注本《申鉴》于《小万楼丛书》中,

  • 四书遵朱求是录

    三卷。清周镛撰。周镛字仁泰,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受业于卢抱经之门。自言是书为抱经所授意。书中颇诋斥毛西河,然其义陈旧、庸俗、肤浅,于朱子之学,毫无发明。书中解“贤贤章”袭秦易堂说;解“不逾矩”云“

  • 敦煌写本千字文

    一卷。梁周兴嗣撰。周氏生平著述,见《敦煌写本真草千字文》。此卷前后泐损,见存之文,自“安定”字起,至“阮啸”字止。此卷不讳“治”(唐高宗名)字,当为初唐遗物。唯书手甚劣,时有错别字,鲁鱼亥豕,层出不穷

  • 华银山志

    十八卷。清释昌言撰。昌言,字虎溪。四川岳池县伏虎寺僧。《华银山志》同治三年(1864)刻本,共十八卷。分为十六门。首为星野。次图考。次疆域。次形势。次开建。次寺院。次灯田。次古迹。次护法。次游览。次道

  • 倦圃莳植记

    三卷。清曹溶(详见《崇祯五十宰相传》)撰。《倦圃莳植记》的主要内容为记载作者从山西阳和道为官归里后,在居室“倦圃”园中种植花卉、竹树情况的书。书前有康熙甲子(1684)年间自序一篇。正文分为花卉二卷,

  • 文编

    六十四卷。明唐顺之(1507-1560)编。唐顺之,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字应德,一字义修。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官左佥都御史,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顺之学问渊博,留心经济、天文、地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续修汶上县志

    六卷。清闻元炅纂修。闻元炅字紫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汶上知县。闻元炅掌汶上县,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粟可仕创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虽山川、城郭依旧,

  • 禹贡川泽考

    二卷。清桂文灿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陈澧弟子。本书本其师陈澧之说,以康熙乾隆地图及召南水道提纲为根据,参以陈澧所著的《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再参考群书,间下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