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

楚辞

七卷。战国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撰。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楚国贵族,伟大爱国诗人。在怀王时,曾任三闾大夫、左徒。学识渊博,为人忠贞耿直,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江南,后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新体诗楚辞的首创者,作有《离骚》、《九章》(九篇)、《天问》、《九歌》(十一篇)等二十五篇作品。在诗中主要表现了忠于国事,敢于斗争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此书卷首有司马迁《屈原列传》,唐沈亚之《屈原外传》,朱熹《楚辞集注序》,刘勰《辨骚》。正文七卷,目录为: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渔父》,卷七《招魂》。卷末附清陈玚《屈子生卒年月考》,清端木采的《离骚启蒙》、《楚辞后跋》。正文七卷皆白文。版本为清光绪丙子(1876)黎阳端木氏仿巾箱刊本,吉林大学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大明同文集

    五十卷。明田艺蘅(生卒年不详)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生官休宁县学训导,博学善属文,多闻好奇,世以比之杨慎。此书以形声字的声旁为部母编次而成,如“东”字为部母,以“栋”、“冻”之属

  • 曾子全书

    三卷。明曾承业(生卒年不详)撰。承业为曾子六十二代孙,序称博士,可能为袭职之宗子。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宋汪晫曾辑《曾子》一卷,分十二篇,割裂补缀,已非唐以来之旧本。是书又分《主言》一篇为卷一,以《修身》

  • 常州先哲遗书

    二集,七十四种,七百四十四卷。清盛宣怀(1844-1916)编。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官至邮传部尚书,家富藏书。常州一带学术,历史上便有盛名,到清代独标常州学派,著述极丰,后经战火,多有散

  • 胜朝彤史拾遗记

    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载明代后妃事。毛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书,后参与编纂《明史》工作,分撰天顺、成化、宏治、正德四朝《后妃传》,又搜集到《实录》等资料。《明史》完稿后,遂将入

  • 论语古注择从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认为《论语集注》为功令所限,渐迷其本。朱子有全用古注的,有改订旧义的,对的固多,错的也不少。差之毫厘,失之远矣。全用古注,学者不知其所依据,改订旧义又不能辨其是非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春秋复始

    三十八卷。崔适(1852-1924)撰。崔适字怀瑾,一字解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清末民初经学家。初学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后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影响,专讲今文经学,为近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

  • 算学启蒙

    三卷。元朱世杰(详见《四元玉鉴》)撰。1299年朱世杰在扬州刊刻了《算学启蒙》,全书共三卷二十门二百五十九问。卷首为“算学启蒙总括”,列出十八条常用数据及法则:1.“释九数法”(九九乘法歌);2.“九

  • 常华馆经说

    一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尚书大传礼征》已经刊行。是书凡《易》一条、《书》二条、《诗》二条、《周礼》三条、《仪礼》一条、《春秋》一条,而以杂文之有关经义者六篇附于后。由于这本

  • 玩芳堂摘稿

    四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号遵岩居士,又号南江。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嘉靖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不顺从夏言落职而归。王慎中壮年废弃,益肆力于古文,卓然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