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槐稿

槐稿

一卷。明黄元忠撰。元忠,字资穆,号整庵。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礼部左侍郎宗明之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府学贡生。万历中由国子监学正出为岳州府通判。《槐稿》为元忠隆庆六年(1572)以后入北雍国学后所作。国学旧名槐市,故以槐稿名其书。首有万历中平江纯蜂丘万玑序文。集中古今体诗八十三首、杂文七篇。元忠自幼即以诗文著称于时,由邑里入国学、途经齐、楚、燕、赵等地,饱览泰山、恒山、北海、渤海之胜,所到之处,赋诗咏物寄托情怀,浩然有凌云之气。但才气略显不足。集中以《三陵祇谒诗》气格最称雄伟。又有《纪梦诗》,序曰:“万历甲辰(1604)长至,梦侍坐先师阳明先生。先生微吟,忠从而和之。”又云:“父师严训,言犹在耳,愧悚交集,无地自容。”由此可知元忠晚年犹虔奉文成之教。有明万历刻本。

猜你喜欢

  • 期不负斋全集

    二种,十四卷。清周家楣撰。周家楣字筱塘,江苏宜兴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两任顺天府尹,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全集二种为《政书》九卷、《文集》五卷。《政书》记吏治邦交之事。光绪九年(1

  • 蛰园丛书

    五种,七卷。清吴丙湘编。吴丙湘,仪征(今江苏仪征)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无总题,仅有“蛰园校刻”四个字,一般称为《蛰园丛书》,收清代学者著作五种:孙兰《大地山河图说》一卷、《柳庭舆地隅说》三卷、汪

  • 顾氏音学五书

    三十八卷。清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明亡改名炎武,居亭林镇,因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末诸生。康熙年间,诏举博学宏词,修明史,力辞不就。炎武学识渊博,精于考证,

  • 清风亭稿

    八卷。明童轩(1425-1498)撰。童轩,字士昂,鄱阳(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15)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任寿昌知县、云南提学佥事。成化初,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后又进南礼部尚书。著有

  • 南诏野史

    一卷。旧本题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倪辂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一作倪元璐(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元年(1628)疏论东林非邪党,乃

  • 蕙风丛书

    七种,三十八卷。清末民国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字夔笙,号蕙风,原名周仪,广西临桂(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善填词,尤精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清

  • 易纬稽览图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据四库馆臣考证,《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置《稽览图》于《易纬》之首。《隋志》有郑康成注《易纬》八卷,《唐志》有宋均注《易纬》九卷,均篇目不详。《宋志》有郑康成注《

  • 养新录

    二十卷,《养新馀录》三卷。清钱大昕撰。参见《十驾斋养新录》。

  • 悟真篇注疏

    三卷、附直指详说 一卷。宋张伯端(984-1082)撰,宋翁葆光(生卒年不详)注,元戴起宗(生卒年不详)疏。张伯端,后改名张用成,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省天台)人,少为儒生,涉猎儒释道三教典籍,博通星

  • 文献通考节贯

    十卷。清周宗濂(生卒年不详)撰。周宗濂著有《耻亭遗书》。本书取马瑞临《文献通考》、王圻《续文献通考》,首尾编次,仍如原书的二十四门。唯有帝系、象纬、物异、四裔、节义、方外六门,因难于节录置之。其因文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