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陵县志

武陵县志

①四十八卷,清汪斅濑等修,陈启迈纂。汪教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陈启迈,武陵县人,曾任江西巡抚。《武陵县志》同治二年(1863)刻本,此志于水道、堤堰、田赋、学田记载详赡,特具卓识。例如以八景图绘无关志体,正祀礼仪会典可稽,从阙略以省文词,以及仿《灵寿志》例名宦不列专门等,亦皆独有见地。惟门类所隶,如古迹、风俗之列于地理,秩祀、园墓入于建置,关隘系诸武备,仍不免杂芜,难臻美善,殊为可惜。②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欧阳烈修,杨丕复、杨彝珍纂。欧阳烈,清江人,曾任武陵县知县。杨丕复,邑人,曾任石门县训导。杨彝珍,邑人,杨丕复之子,曾任兵部主事和翰林院庶吉士。《武陵县志》同治七年(1868)刻本,共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舆图。卷三,沿革。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卷六,堤堰。卷七,坊乡。卷八,公署。卷九,户口。卷十,田赋。卷十一,积贮。卷十二,蠲恤。卷十三,学校。卷十四,秩祀。卷十五,兵防。卷十六,纪兵。卷十七,藩封。卷十八,职官。卷十九,选举。卷二十,名宦。卷二十一,人物。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流寓。卷二十四,仙释。卷二十五,方技。卷二十六,风俗。卷二十七,物产。卷二十八,古迹。卷二十九,陵墓。卷三十,寺观。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丛谈。此志凡例十条,殊无义例,词文亦简陋。星野稽录旧闻,附以古迹,似擅翔实,殊不知无关志体。各门多无小序弁首,亦不缀结论。同治二年(1863)陈启迈有县志四十八卷,精心结构,卓然善本。此修相距仅越四年,故事既无可增,遂草率成书。

猜你喜欢

  • 庚辛唱合诗

    一卷。元缪思恭(约1352前后在世)等编。缪思恭字德谦,号菊坡。生卒年不详。吴县(今属江苏)人。至正间为嘉兴路同知。元末张士诚遣弟士德、士信来攻,思恭败之于杉青关。此编为思恭至正庚子(1360)、辛丑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普济方

    四百二十六卷。明朱(生卒年不详)撰。朱橚,即周定王,明皇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此书为朱与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编辑的。此外还有《救荒本草》。本书刊于永乐四年(1406)(一说成书于十四世纪末)。朱氏喜研方药,

  • 郊社禘祫问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亦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肃山人。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旋即假归,以病不复出。通经史,善诗文,

  • 瘦碧词

    二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字俊臣,号叔向、小坡,又号大鹤山人,山东高密人,近代词家。举人出身,官内阁中书,长于金石、书画、医学,兼通乐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他以“瘦碧”名其词,因

  • 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

    一卷。不著编人。该书集录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朝鲜李朝仁祖十四年)五月至崇德六年(1611)清政府与朝鲜李朝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80余件,是研究当时两国关系的重要史料。

  • 河间献王书

    一卷。汉刘德撰,清马国翰辑。刘德字君道,景德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汉书·艺文志》儒家,有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官三篇。后汉张纯尝拟《河间古辟雍记》,奏之。其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不著录

  • 芥隐笔记

    一卷。南宋龚颐正(生卒年不详)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惇颐,因避光宗讳改。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一说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龚颐正以学问文章知名当世,曾著《元祐党籍列传谱述》淳熙中,为史院编辑《四朝

  • 大衍一说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与《大衍守传》一样,取圣人作易及天数五、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节而释之。作者以大衍为揲蓍求卦之法。易无数,而蓍有数,蓍之数即天地之数,五十五数之图本郑康成,四十五数之图即由此

  • 刘子威集

    七种,六十卷。明刘凤(详见《续吴先贤赞》)撰。子威为刘凤字。所收七种为《刘氏杂俎》、《玄应集》、《吴释传》、《吴郡考》、《燕语》、《文集》、《禅悦小草》。除所撰诗文集外,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虽搜辑庞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