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墟书契后编

殷墟书契后编

二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在编著出版《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后,于1915年仲春,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作实地考察。回日本后,又“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遴选《前编》中文字所未备者复得千余品,手施毡墨”,编辑《殷墟书契后编》一册,于1916年3月影印出版。有自序、分卷页编排,无著录片号。上卷刊甲骨拓本三十二页,下卷刊拓本四十三页,两卷共收录甲骨一千一百零四片。其时代包括第一期至第五期。《后编》所录甲骨文,除罗振玉自藏的甲骨拓片外,实际上还采用了刘铁云和徐积余《随庵》原藏甲骨的拓片,而在罗氏自序中并无交代。《后编》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在罗氏的四种书中,《前编》和《后编》,是研究甲骨文和商史必要的典籍,也是罗氏编著的诸书中贡献最大的两部。该书为《艺术丛编》第一集本,珂罗版影印,线装,分上下二卷。自题《集古遗文第一集》。1970年10月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

猜你喜欢

  • 御注道德经

    二卷。清世祖福临(1638-1661)撰。福临,姓爱新觉罗,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代皇帝,年号顺治。1643-1661年在位。福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顺治元年(1664)入关,击败

  • 古香室稿

    二卷。清张声琇撰。张声琇,生卒年不详,湖南湘谭人,字兰芬,同邑余宗山之妻。此书前有“其子余肇增所校原稿本”,版心有“古香室”三字字样,绿色墨版,卷首有衡阳曾传薪所作序言。没有刊刻年代。有诗《述怀》一首

  • 栲栳山人诗集

    三卷。元岑安卿(1286-1355)撰。安卿字静能。余姚(今属浙江)人。所居近栲栳峰,故自号栲栳山人。终身贫困,然志行高洁。此集为安卿邑人宋禧编辑。禧初名元禧。明洪武间应召修《元史》,为安卿题像,叙其

  • 说文解字辨证

    十四卷。近代陈衍撰。陈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举例》。是书为陈氏董理《说文》之作。其自序谓:“有清二百余年,汉学昌明,人以不识字为耻,治《说文》者家数林立,若段若桂若朱若王若苗,其尤著者,宜乎明辨以析如

  • 三滩记

    一种,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江阴知县,有惠政。著述甚富。著有《湖儒杂记》、《澄江集》、《玉山词》等三滩为五溪之险滩,名为猛虎跳涧、满天星、大王滩。五溪之

  • 图注难经

    八卷。明张世贤(生卒年不详)撰。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宁波(今属浙江)人。正德年间以医术闻名。治验丰富,医理精深。著有《图注脉诀》、《脉学奇经考》、《图注八十一难经》、《图注王叔和脉诀》等书。张氏认为

  • 于野集

    七卷。清王原(约1703前后在世)编。王原初名深,字仲深,号西亭。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知茂名县,有惠政,官至工科给事中,因直言降职归。学以濂洛为宗,著有《学庸正讹》、《

  • 白氏经史事类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字略正讹

    不分卷。清王茂松(其生平著述不详撰。王氏为贵州人。此乃为诸生编撰的正字体正字音之书。所收有:伍泽梁《六书大义》、许汉昭《字体诀》、《字典辨似》、《字体正讹》、《帖字》、《俗音正误》(一曰平误读仄,二曰

  • 彭水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庄定域纂修。庄定域,曾任彭水县知县。彭水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朱尔捷,属稿未定。康熙四十八年(1709)县令朱文彬始刻成书四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县令梁国林再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