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传信录
六卷。戴笠撰。戴笠,字耕野,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的陵墓。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各卷标目依次是“兴献大典”、“更定郊祀”、“钦明大狱”、“二张之狱”、“曾夏之狱”、“经略倭寇”。每卷皆先叙事而后论断。该书少有传本,清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有“江苏巡抚采进本”,仅著为“存目”。
六卷。戴笠撰。戴笠,字耕野,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的陵墓。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各卷标目依次是“兴献大典”、“更定郊祀”、“钦明大狱”、“二张之狱”、“曾夏之狱”、“经略倭寇”。每卷皆先叙事而后论断。该书少有传本,清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有“江苏巡抚采进本”,仅著为“存目”。
四卷。清刘绍攽(生卒年不详)编。刘绍攽字继贡,三原(今陕西)人。雍正中以诸生荐为什邡县,调南允,有政声。工诗文,喜讲古韵、方程句股,熟于史事并各代典制。著有《九畹集》、《周易详说》。是集凡四卷。所录皆
十八卷。清郑道明(生卒年不详)撰。道明字希廉,号松冈,怀宁(今属安徽省)人,乾降元年(1736)副榜贡生。是书共分十部,每部单命标题,皆为道明读书感识札记之文。一卷曰理气解略;二至四卷曰四书解略;五卷
三卷。清张祥河(约1853前后在世)编。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道光二十四年(1844),张祥河官中州臬使,春间奉命承宣粤西。昔宋范成大,田紫垣出帅广右,取韩愈《骖鸾仙去诗话》,综其所历作曰《骖鸾录》。
一卷。旧题元史弼(1233-1318)编。史弼字君佐,自号紫微老人,蠡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初侍世祖忽必烈,授管军总管,后历任扬州路达鲁花赤、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右丞、平章政事等
四卷。清卢朝安纂修。卢朝安,字延祚,广东新会人,监生。咸丰六年(1856)任济宁州知州。卢朝安任知州后,以州志自明迄清虽已数修,然均残缺不完,而道光县令徐宗乾所纂志乘十卷亦未付梓,因取徐稿,续增四卷,
① 五十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惠言字皋文,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学深于《易》、《礼》,著作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仪礼图》等。此书由其
一卷。续一卷。清朱绪曾撰。朱绪曾(约1796-1866),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有《黑石文学跋尾》等著作。本书所录金石,上自魏曹真碑,下至清代钱文瑞书耕织图诗,共二十九种。
见《续画品》。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八卷。宋赵令畤(1051-1134)撰。赵令畤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知颍州,与之来往甚密,日相唱合。苏轼获罪,受牵累被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