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汝南遗事

汝南遗事

四卷。元王鹗(1190-1273)撰。鹗字伯翼,曹州东明(今属山东)人。金正大进士,累官尚书省左右司郎中。金已降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制诏典章,皆所裁定。是书为蔡州(今河南汝南)被围时所作,故名。所记始天兴二年(1233)六月,迄三年正月,随日编载,有纲有目,共一百零七条。《四库全书总目》云:“皆所身亲目击之事,故纪载最为详确。”元修《金史·哀宗本纪》及乌古论稿、完颜仲颜、张天纲等传,皆全采用此书。有《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有《畿辅丛书》本等。

二卷。明李本固(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明神宗时有两个李本固。其中一个为临清人,万历壬辰进士。本书作者李本固,字叔茂,汝宁(今河南汝南)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大理寺卿,以言事罢归。李本固罢归后,郡守黄邻初嘱修《汝南志》。《汝南志》删削未经收录的材料,又集成本书。当时意志受别人裁断,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识行事,所以以此书续《汝南志》,以表现不能割舍的意思。这部书记神仙鬼怪之类的事,只能归入笔记说类著述。还有一种说法是,《汝南遗事》为元王鹗记金哀宗亡国之书,李本固误袭其名,未经考证。有《借月山房汇钞》本、《泽古斋重抄》本、《龙潭精舍丛》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东皋诗存

    四十八卷。清王之珩(生卒年不详)编。王之珩字楚白,如皋(今江苏如皋县)人。此集所录均为王之珩同邑人所作之诗。凡四十八卷。上自宋朝下迄于清,凡如皋籍诗人之诗尽悉录之。而每人必各详其字号、官爵。然观此集,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左鉴

    十卷。清杨潮观(1710-1788)撰。潮观字闳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四川泸州知州。除《左鉴》十卷外,还著有《周礼指掌》六卷、《吟风阁杂剧》四卷、《笠湖诗稿》。

  • 司马温公年谱

    八卷。清顾栋高(详见《春秋大事表》)撰。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光卒后追赠温国公,故名。顾氏采辑史传碑状,诸家文集,以及百家小说中所载谱主事迹,考订年月,加以排比而成此谱。于谱主奏章著作均摘录其要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

  • 经学卮言

    六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一字约,号轩,山东曲阜人,经学家、音韵学家、数学家,孔子六十八代孙。乾隆辛卯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广森以年少为官,又是翩翩华胄,人称卫洗马、王长史,争

  • 黄山图经

    一卷。宋无名氏撰。《黄山图经》影印本,共一卷。其首列三十六峰,中叙岩洞、僧舍,下写寺祠村落。经说凡三十六则,详述各峰高低,形势事迹,水之源流。文字简洁明晰,无冗累。此书为上虞人罗振玉据旧钞本影印。后有

  • 欧阳修撰集

    七卷。宋欧阳澈(1097-1127)撰。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澈善谈世事,忧国悯时。靖康初,(1126)应制条敝政,陈安边御敌十策。高宗即位,上书请诛黄潜善、汪彦伯,与陈东俱被处

  • 竹下寤言

    二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书首有王文禄撰于嘉靖十一年(1532)的短序和黄省曾撰于嘉靖十五年(1536)的序。玉文禄短序中说明了书名《竹下寤言》的来历。他说:“予居后菉芸楼前有竹万竿,日

  • 青阳先生文集

    九卷。元余阙(1303-1358)撰。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人。以父官合肥,遂为合肥(今属安徽)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累官淮南行省左丞,分守安庆。顽抗红巾军。城破,自尽。阙以文学致仕,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