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南通志

江南通志

① 七十六卷。清于成龙等修,张九征、陈焯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畿辅通志》。张九征,字公选,号湘晓,清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焯,字默公,清桐城人,顺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康熙二十二年,清廷为修《一统志》,下令各省纂修通志。于成龙时督两江,同江苏巡抚余国柱、安徽巡抚徐国相等设江南通志馆于江宁,聘张九征、陈焯任编纂,集江南通儒采辑文献,历时半年而成稿,随即付刻。此志卷一图考,为形势、疆域总分图十八,黄淮二,河堤岸、长江各汛、沿海各汛、太湖港绩图各一;卷二、三建置沿革上下,各附以表;卷四星野;卷五祥异;卷六疆域;卷七、八山川上下;卷九风俗;卷十城池;卷十一兵制;卷十二河防;卷十三江防;卷十四水利;卷十五封建;卷十六户口;卷十七、八田赋上下;卷十九漕运;卷二十关税;卷二十一盐政;卷二十二驿传、船政;卷二十三蠲恤;卷二十四物产;卷二十五、六职官上下;卷二十七公署;卷二十八学校、贡院;卷二十九至三十二选举;卷三十三祠祀;卷三十四陵墓;卷三十五、六古迹上下,附以寺观;卷三十七帝王,附以后妃;卷三十八至四十二名宦;卷四十三至五十二人物;卷五十三孝义上下;卷五十四、五列女上下;卷五十六隐逸;卷五十七流寓;卷五十八仙释;卷五十九方伎;卷六十至七十六艺文。此志体例严密,资料丰富,是现存江南地区最早的一部通志。保存了明万历时的一些经济史料,有关宗教的记载较为严谨和实在。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江南通志局刻本。②二百卷,首四卷,序目一卷。清尹继善等修,黄之隽等纂。尹继善(1695-1771),字元长,晚号望山,清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先后于雍正九年、乾隆八年、十六年、十九年四任两江总督,历云贵总督、川陕总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卒谥文端。黄之隽,字石牧,号堂,清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徙居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因事受牵连而罢官归里。喜藏书,尤工诗,著述甚富,著有《堂集》、《香屑集》等。尹继善于雍正九年冬设局,聘黄之隽等司其事,历时五年书成。此志体例不同于《康熙志》平列体,而采用纲目体的结构方式,以志为纲,各领子目,以简御繁,纲举目张。新增河渠、杂类二志,可谓创新。资料搜采远较《康熙志》宏富,于赋役、盐法、水利、漕运、食货方面内容甚详,突出了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重要。设有辨讹一目,对史事考订颇为精审。时人评论此志“既部分而类处,亦详稽而博考”。有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海虞文苑

    二十四卷。明张应遴(生卒不详)编。张应遴,字选卿,江苏常熟人。是书辑其乡有明一代赋、诗、杂文,以类叙编次而成。其中,如桑悦《两都赋》,朱彝尊《日下旧闻》未见其本。牟俸《请兴水利疏》、《续文献通考》及《

  • 姓觿

    十卷。明陈士元(详见《名疑》)撰。本书为《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分别编辑。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零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

  • 春秋绎义

    十四卷。清王曜南撰。曜南字灿文,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贡生。敦行嗜学,殚心经义,综核汉唐以来注疏,及宋五子书,剖析异同,数十年不辍。著有《礼书条考》、《乐律条考》、《诗经集义》、《毛诗采要》、《禹

  • 班范肪截

    四卷,清张笃庆撰。张笃庆,字历友,号厚斋,又号昆仑外史,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生,善诗文,王士祯在《渔详诗话》中称其“淹博华赡,千言可以立就”。《班范肪截》一书是将两汉

  • 天原发微

    五卷。宋鲍云龙(1226-1296)撰。鲍云龙字景翔,号鲁斋,歙县(今属安徽省)人。宋宝祐六年(1258)举人,景定中(1260-1264)乡贡进士,居乡教授,入元不仕而终。其人博通五经,尤精于易,著

  • 两浙輶轩录

    四十卷。《补遗》十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此录作者序云:余督学渐江时辑《淮海英灵集》成,盖江淮间一郡之诗,采

  • 龙壁山房诗草

    十七卷。《茂陵秋雨词》四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号少鹤,马平(今广西柳州)人,清代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通政使。王拯工古文,能诗,著有《渝斋文抄》、《龙壁山房文集》、《龙壁

  • 周易本义

    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亦字仲晦,别号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天资聪慧。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遵父遗训,师事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十

  • 此山先生诗集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

  • 群经大义述

    一卷。王舟瑶(详见《经学讲义》)撰。此书又题“经学讲义第二编”,盖相对初编而言。全书分篇论说,分为通变、自强、合群、天人、进化、新民、古今、道德、明伦、嫁娶、学校、教育、原儒、礼乐、大同、君民、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