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沔阳州志

沔阳州志

①二十卷,清佟成年、王之佐修,王浩冲、杨士元、王尔楫等纂。佟成年,字君荣,辽东抚顺人,贡生。王浩冲,字文选,直隶长垣人,荫生。杨士元,字恂庵,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进士,先后官沔阳知州。王尔楫,字小筑,湖北安陆人,举人,官沔阳学正。州志明嘉靖十年(1531)曾储修后,万历十一年(1583)知州史自上,四十三年(1615)知州郭侨,一再修之。崇祯十五年(1642)知州章骥又续修辑,传本极少。顺治十五年(1658)佟成年莅任,属王尔楫等修辑州志,未成去任,王之佐继之,至康熙十二年(1673)告成。《沔阳州志》康熙十二年抄本。此志分类一遵曾志,删除侨寓传、外传,增加艺文、杂记。此志远稽往事,博采近闻,删可删者,增宜增者,继述曾志,可称知所本。② 三十卷,清禹殿鳌修,方弘履纂。禹殿鳌,字大川,河南汜水人,解元,官沔阳知州。方弘履,字坦人,本州人,岁贡,官光化训导。《沔阳州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此志修于康熙佟志之后,离嘉靖曾志为时已远,故多变更其例。沔卫,为前志所无。明初设屯田一千八十顷,置卫所,驱屯丁运民粮,其始甚善,迨后弊生。大屯制大壤。屯兵甚苦,故立沔卫一门,详陈既往。此志外传仅录陈友谅传,后附方弘履叙言。纪善一门,收入生存,自古今未有之。此志祀典志后继灾祥,祠庙又在纪善之后,编次秩序不及曾志有条不紊。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葛振元修,杨钜等纂。葛振元,字义乾,安徽怀南人,进士,官沔阳知州。杨钜,字子青,湖北应山人,举人,官沔阳训导。州志自乾隆五年(1740)禹殿鳌修后,历百余年未修,光绪元年(1875)省檄志乘,各府州县续修。沔阳州令,自光绪元年至二十年(1894),更换十二人,间及志者甚少。陆佑勤在任五年,重为修辑,付梓仅得十分之四,即去任,继任者展转废置,迄未刊行。二十年葛振元莅任,始促成。《沔阳州志》光绪二十(1894)刻本。全书二十卷,每卷一纲,分天文、地舆、建置、食货、学校、武备、秩官、选举、人物、列女、艺文、杂类,子目九十二。此志条目,变更前志,大体完备,沔阳为泽国,南临大江,北视襄阳,汉水自襄郢而来,在沔阳之西,江水自秭归而来,在沔阳之南,他邑仅防一面,而沔阳独受二水之患,自古以来时遭水患,此志于虑患之人,系水之法,皆广为搜罗。如嘉靖三年(1524)州令储洵的《利病书》,通篇采录,为后人之鉴。人物类,前志有以生存入志者,此志严行拒绝,率由史例,其才识较胜于前志。至于列女类有割肝、割股之目,艺文类有杂论书考之目,过于繁杂,但也属难免。

猜你喜欢

  • 小学史断

    二卷,续集 一卷,附通鉴总论 一卷。宋南宫靖一撰。南宫靖一字仲靖,自号坡山主人、南昌人。其书始自周平王,迄于五代。书中叙述史事并且搜集了一些宋儒的论断。书前有宋理宗端平年间丙申(1236年)所作自序。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周官礼经注正误

    一卷。清张宗泰(1750-1832)撰。宗泰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历官天长、合肥二县教谕。有《文杏轩全集》。其事见《续

  • 净名玄论

    八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净名玄论》一书,亦有称《维摩略疏》或《校维摩义疏》。作于隋炀帝为晋王时,居慧日道场时所作。其初三卷释名题,中三卷释宗旨,最后二卷释会处。在释名

  • 二梅公年谱

    二卷。为宋梅询和梅尧臣的年谱。其中《梅询年谱》(又作《梅昌言年谱》)一卷,宋淳熙中陈天麟撰;《梅尧臣年谱》(又作《梅宛陵先生年谱》)一卷,元正元中张师曾撰。陈、张二人均籍贯宣城(今属安徽),与梅氏同乡

  • 金楼子

    六卷。南朝时梁萧绎(508-554)撰。萧绎字世诚,小自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历任会稽太守、侍中、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侯景之乱中,

  • 大易则通

    十五卷,闰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井研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少詹事。入清朝以后,官至大学士。该书专主阐明图学,汇萃诸家之图而各为之说。虽然也涉及辞变象占,但总的倾向

  • 长沙药解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对张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二书中所载二百四十四方、一百六十一种药物进行分析编排论述而成。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

  • 四书简题

    四卷。清李元春撰。是书首有自序,言“凡书悉有题,而题四书,简为最先。所题皆阅旧说未能了,思之而得者”。其于旧说引《松阳讲义》、《四书汇参》最多,虽遵朱注,间或也能持平。书中也有关于大义者,如谓成子弑简

  • 金台纪闻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生平见《玉堂漫笔》条。《金台纪闻》是陆深为官翰林时杂记从正德乙酉年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的笔记小说。本书收入《俨山外集》内。又《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