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渊鉴类函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晚年以老病乞休。赐宴畅春园,并御书“笃素堂”匾额赠之。卒谥文端。并著有《笃素堂文集》、《存诚堂诗集》等。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扬州府推官总督郎廷佐等荐其“品端才敏,奉职最勤”,内升礼部主事,任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善古文,兼工诗词。其于经风节,多被诗名所掩。著述丰富。有《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皇华纪闻》、《渔洋文略》、《载书图诗》、《唐贤三味集》、《五代诗话》等。《渊鉴类函》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编辑成书。名曰《渊鉴类函》,“渊鉴”为宫中书斋名。古之类书自《皇览》以下,多以佚失。所存如唐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为最古。明俞安期将此类书删去重复,合并为一。名曰《唐类函》,函六朝以前之典籍。共二百卷,四十三部。各部列《艺文类聚》于前,次列《初学记》、《北堂书钞》、《白氏六帖》。其中岁时部又兼取唐韩鄂《岁华纪丽》的内容。有关政典的,又采摘唐杜佑《通典》中的材料。《唐类函》内容较为丰富。但康熙帝以其所收诗文故事仅限于唐以前,所以命张英总领其事,取《太平御览》、《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十几种类书及总集、子史稗编等明以前的文章故事。依据《唐类函》的体例,增其所无,详其所略,汇编而成《渊鉴类函》。全书共四百五十卷。总目四卷。分四十五部,为天、岁时、地、帝王、后妃、储宫、帝戚、设官、封爵、政术、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人、释教、道教、灵异、方术、巧艺、京邑、州郡、居处、产业、火、珍宝、布帛、仪饰、服饰、器物、舟、车、食物、五谷、药、菜蔬、果、花、草、木、鸟、兽、鳞介、虫豸。较《唐类函》,分“药菜部”为“药”和“菜蔬”二部,新立“花”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有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此书纲目清楚,便于阅览。凡《唐类函》原有引征的内容,皆标“原”字,本书增补的标“增”字,加以区别。每类的内容又分五项:第一为释名、总论、沿革。引录以《释名》、《说文》、《尔雅》等书的训诂,列在最前,经、史、子、集列后。第二为典故。按朝代先后的顺序排列。第三是对偶,对偶重在工致,不拘引文的朝代。第四是摘句。以构句精炼,辞藻华美为主,或取诗赋,或摘序记。第五是诗文。分体裁汇集。资料的采辑丰富精审,各项引文皆注明出处。《四库全书总目》称曰:“务使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一一灿然。”《渊鉴类函》的卷数虽然还不到《太平御览》的一半。其篇幅却比《太平御览》多一倍。内容非常充实,可供采摭词藻、查阅典故之用。《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自有类书以来,如百川之归巨海,九金之萃鸿钧矣。与《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皆亘古所无之巨制。不数宋之四大书也。”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内府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四库全书》本、清同治光绪年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重刻古香斋本、清光绪九年(1887)上海点石斋影印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影印本、1916年上海同文图书馆影印本、1932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同文本。

猜你喜欢

  • 发微论

    一卷。南宋蔡元定(详见《律吕新书》)撰。《发微论》一书,是蔡元定所撰相地之书。其书列《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沉浮》、《浅深

  • 诗传纂义

    明倪复撰。复字汝新,鄞县(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少力学,读书以程朱为归,尤邃钟律。著有《易系辞解》、《钟律通考》、《壶斋问答》、《观古录》、《诗传纂义》等。是编不载经文,惟于有所发明者,标其篇名

  • 山堂琐语

    二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是陈霆自山西提学佥事归田后所作。此书共二卷,杂引经传,以己意论断。其词意儇薄,如谓盗发魏王之冢而竹书出,盗发楚王之冢而《考工记》出,二盗于发冢则有罪,于诏世则

  • 通鉴直解

    二十五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政治家。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万历元年(1573)任内阁首辅。力主改革弊政,谥文忠。著有《张文忠公全

  • 山居小玩

    十种,十四卷。明,毛晋(详见《毛诗陆疏广要》)编。该书所收均为艺术谱录类著作:明戈汕《蝶几谱》一卷、明袁宏道《瓶史》二卷、明王思任《弈律》一卷、宋王贵学《王氏兰谱》一卷、明屠本畯《茗笈》二卷附《品藻》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金龙祠墓录

    四卷。清仲学辂编辑。仲学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江金龙四大王祠,也称灵惠庙,位钱塘孝女北管下墟,祀宋代谢绪。谢绪为宋代谢太后族人,愤金灭宋朝,赴水自尽。自明太祖为其加封立庙祀,清始立庙于鱼台,而钱

  • 孝经全注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谥文贞,福建安谿(今福建安溪)人。著述颇丰,有《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论孟札记》四卷、《周易观

  • 诗叶考

    八卷。清陈天道(生卒年不详)撰。天道字锡我,清河(今江苏清江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天道据朱熹反切之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叶韵之说及《佩文韵府》,参考司马温公《指掌图》,再用《康熙字典》校正,作《诗叶

  • 春秋左传服注存

    二卷。清沈豫(详见《读易寡过》)撰。沈豫字小旉,号补堂,萧山(今浙江萧山)人,文学生,精《左传》学。东汉学者服虔注《左传》,号为精审,曾与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并立于学官。南北朝时,河洛流行服虔注,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