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湖北通志检存稿

湖北通志检存稿

二十四卷,清章学诚纂。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7)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毕生致力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对方志的性质、源流、作用、体例和编纂方法均有论述,形成较完整、系统的方志学理论,提出“方志为史”和“经史致用”,提高了志书的地位和实用价值;确立了方志体例结构,明确了志书内容和编纂要求,奠定了方志学的基础。著有《文史通义》、《续资治通鉴》、《史籍志》、《方志立三书议》、《方志辨体》、《州县清立志科议》、《修志十议》等。全部方志著述均收入《章氏遗书》。《湖广通志》自雍正十一年(1733)总督迈柱等续修,仍依康熙通志例,兼载湖北湖南两省。乾隆二十一年(1756)总督色硕、湖南巡抚陈宏谋等创修《湖南通志》,是两省分修通志之始,而湖北尚用雍正全志,编次犹缺。乾隆五十三年(1788)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分修《湖北通志》。五十九年,志事甫竣,毕沅离任,章学诚因与留任巡抚惠龄等意见不合,致志稿未刊行。后章氏自检箧中存稿,订为《湖北通志检存稿》。是志分纪、图、表、考、略、传,其书已散逸,其志例可取法者尚多;二纪,为皇言、皇朝编年,附前代;三图,为方舆、沿革、水道;五表,为职官、封建、选举、族望、人物;六考,为府县、舆地、食货、水利、艺文、金石;四略,为经济、循良、捍禀、师儒;五十三传。现其存者,有纪赞叙例、食货考、并政略之经济循良捍御传,传后又作人名别录。是志凡例,今仿史裁为通志,仿会典则例为掌故,仿文选文粹为文征,载分三部三书。各立一家之学,综其大要,参取古今史志义例为通志七十三篇。通志之外,取官司通行章程,分吏户礼兵刑工为掌故。六门取传记论说时赋箴铭之类,分甲乙丙丁,又分上下,为文征,其轶事琐语异闻,别为丛谈四卷,附于后。原书分四集,为通志、掌故录、文征、丛谈。书进士陈熷重校,其于各门加踳驳议其非。章学诚也有辨例,惜全书不传。此书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章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石经考

    一卷。①清顾炎武撰。顾炎武,详见《求古录》条。此书考释石经七种。西晋裴頠所刻石经,后世无传。唐开元以后所刻石经,在考释上也无争议。唯有汉魏碑二种,后人争论不休。宋赵明诚作《金石录》、洪适作《隶释》,始

  • 梨洲遗著汇刊

    三十三种,六十六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薛凤昌辑。黄宗羲著述甚多,清《四库全书》即著录多种。但《梨洲遗著汇刊》并非其全集,如著录于《四库全书》的《易学象数论》、《深衣考》等都未收入

  • 博物新编

    三卷。英国合信(1816-1873)撰。合信,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马礼逊(1782-1834)的女婿。1839年来华,在澳门伦敦布道会任医师,1843年调任该会香港医院院长。1857年任上海仁济医院医

  • 龙门县志

    二十卷,清成王左修。成王左,山东乐安人,例监,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龙门,明嘉靖间县令创修县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县令建标,重付剞劂。康熙六年(1667)县令取前志而增损。此志乃知县成王

  • 汉末英雄传

    三国魏王粲(117-217)撰。王粲字仲宣,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以博学著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侍中。除本书外,尚著有《王侍中集》等。《汉末英雄记》《隋书·经籍志》著录八卷,注云“残缺,梁有十卷

  • 麟溪集

    二十四卷。明郑太和编。郑太和字顺卿,浙江浦江(今义乌)人,世称“义门郑氏”。生卒事履待考。是集成于元至正十年(1350)。裒辑宋以来诸家题赠诗赋及碑志、序记、题跋之类,为表扬义门而作。共为一编。前十卷

  • 吟香室诗草

    二卷。《续刻》一卷。清杨蕴辉(生卒年不详)撰。杨蕴辉,字静贞,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在王缙序中题系出名门,为梁溪杨罗裳先生女孙,幼承家学工诗善画。是书有谢章铤、许振祎、廖廷相、潘衍桐、王缙、张百熙之序

  • 尚书考

    六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字奠基,号厚冈,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云南知县。李荣陛不但攻击古文,还认为今文也有错误,连《大传》也是伪作。李荣陛所考也大都是《尚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他认为伏生所传

  • 达生编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 琼林雅韵

    一卷。明朱权撰。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自号臞仙,别号涵虚子,又号丹丘先生、大明奇士。封宁献王,初封大宁,永乐初改封南昌。卒谥献。长于戏曲理论,尤精音律。另著有《太和正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