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剑尊闻

玉剑尊闻

十卷。清梁维枢著撰,梁维枢,字慎可,真定常山(今河北曲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间举人,官工部主事。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少年好牧猎,声酒驰逐燕赵之郊,折节读书,官禁林,被党锢,志气不少挫。归所居雕桥庄,杜门著述且十载。家世贵盛,修勒醇谨,逾于素门寒士,而听其论辩,则恢奇历落,滚滚不休。《玉剑尊闻》作于清朝顺治甲午(1654)年,书前有吴伟业,钱棻、钱谦益序及自序。这部书取材明代的轶事琐闻,所记多半是文人遗事,颇见承平的气象。依刘义庆《世说新语》体裁、门目,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四类,而自为之作注,文格亦全仿《世说新语》。在明代,何良俊(元朗)曾著有《何氏语林》,搜集的范围,自汉迄于元朝,此书紧接着记有明一代的人文事迹,且著于清修明史以前,虽然是些零简短帙、小品文字,但很可以作为征文考献的资料。所以在吴梅村的序中,称其“出入两朝,百余年中外之轶事,皆耳闻目给,若坐其人而与之言,无不可以取信”。但梁维枢生于易代之际,在书中看不出有国家兴亡的感想,推想可能梁家是真正的大族,梁清标又出仕清朝,官至尚书大学士,梁维枢不敢稍涉忌讳。但他毕竟爽豁,那些随笔的记载,保存了许多文学艺术和社会风俗的资料,烘托了当时各阶层的风气,也忠实地写出了明朝人的思想作风,所以《四库提要》说这部书“随意钞撮,颇乏持择”,有些狂谬。有顺治甲午赐麟堂刻本、1927年藁城魏氏养心斋刻本。

猜你喜欢

  • 吏部验封司则例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年月,但从本书卷二有关封典的内容来看,则知仍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中的一部分,即验封则例。书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分六卷:卷一“世爵”,卷二“封典”,卷三“恩荫”,

  • 启蒙记

    一卷。晋顾恺之(约345-406)撰。清马国翰辑。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

  • 诗义求经

    二十卷。清艾畅撰。畅字至堂,江西东乡人,生平不详。畅与尹继美同时,同治《诗经》,其书似尚不如继美之善。畅尝序继善《诗管见》云:“如简兮,如君子阳阳等篇,岂有一家道著。即二南之南字,亦自汉至今无人认得,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清汪日秀校刊。《隶续》为宋洪适编著,其扬州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汪氏在校刊《隶释》后的第二年(1778),又校刊此书。卷末有汪氏自跋。据其所述,他系根据金风亭长藏抄本,校以近刻,然后付印

  • 泽古斋重钞

    一百一十五种,二百三十九卷。清陈璜编辑。陈璜字寄磻,上海(今上海市)人,事迹不详。嘉庆年间,常熟张海鹏刊刻《借月山房汇钞》,其后原板因火残毁散佚。陈璜购得其版,因其残帙,递为补刊,并将原书舛讹之处加以

  • 南雍志经籍考

    二卷。明梅鷟撰。梅鷟(约1483-1553),字致斋,旌德(今属安徽)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至盐课司提举,集搜辑而成此编。上卷题官本书,末录《天顺年间官藏书目》,著录书名、部

  • 启祯宫词

    一卷。清高兆(生卒年未详)撰。高兆字固斋,侯官(今福建闽侯)人。沈懋德跋云:“固斋先生为八闽骚坛巨手,余于全闽诗话,睹其数作,皆超脱雄浑,嗣响盛唐,顾以未见全集为憾。兹宫词一编,其隶事虽与陈蒋王徐四家

  • 京畿金石考

    二卷。清孙星衍撰。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经学家。官至山东督粮道。所学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主要著作有:《

  • 四书纬

    四卷。清常增撰。常增,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所著有《仪礼琐辨》、《四书纬》。是书首有自序,言“郑夹漈注《尔雅》,谓名物为经,义理为纬;名物应释,义理不应释。”而其于夹祭所谓纬则视之为经,于夹祭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