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堂嘉话

玉堂嘉话

八卷。元王恽(1227-1304)撰。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详见《承华事略》。王恽中统二年(1261)任翰林修撰、知制诰、兼国史馆编修官,后调官晋府。至元十四年(1277)复入翰林为翰林待制。此书即记其三十四年中两入翰林有关词馆制度的故事,凡文章得失、典制沿革、掌故遗文等,皆汇而录之,颇为精核。王恽《自序》谓“灯火茆堂之夜,尊罍心赏之间,吐嘉话于目前,想玉堂于天上”,因定书名为《玉堂嘉话》。书中记载当时制诰特详,足以见一朝之制。如船落致祭文、太常新乐祭文之类,皆他书所不载。又如,记唐张九龄、李林甫告身之式;记平宋所得法书古画名目;宋聘后六礼;金科举之法;以及论宣谕制诰之别;据柳公权跋,知唐时已有广韵;辨米芾之称南宫,以赠官太常;记秦桧家庙之制;摘颜真卿书出师表之伪;谓《金史·天文志》出于太史张中顺;与张德辉述塞北之程、刘郁述西域之事等,皆足以资考证。论宋、辽、金三史当各自成书,辽金不当为载纪,尤为平允。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论日月五星则不知推步之法,谓古妇人无谥则不知声子、文姜之例,论六帖则沿袭《演繁录》,论舜事则误信钱时,论野合则附会《博物志》,皆为小疵。《唐六典》女伯女叔一条,二卷五卷重复出现,亦失检校。但全书大体精核该洽,足资参考。此书收入王恽所著《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又有《墨海金壶》、《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清人王仁俊又辑《佚文》一卷,收入《经籍佚文》中,可供参阅。

猜你喜欢

  • 二教论

    一卷。北周释道安(生卒年不详)撰。道安,俗姓姚,冯翊胡城(今安徽省阜阳县)人。学佛研法,格外尽心;崇师受业,旁观子史。面对北周武帝时期的儒、释、道矛盾激化之际,在周武帝集庭臣僧道辨论谁先谁后,孰是孰非

  • 履勘滇边事记

    一卷。清周正朝撰。周正朝,字寅山,四川人。《履勘滇边事记》传钞本。首九龙江原分定十三枝那,次各猛地官职改定品级,次永昌、顺宁、普洱三高沿边道里,次神护关通孟硔道里,次蛮允三路至蛮募道里,次陇川至新街道

  • 道德宝章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

  • 四留堂稿

    三十卷。明卢龙云(约1595前后在世)撰。卢龙云,字少从,广东南海人,生卒年未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广西马平、河北邯郸、福建长乐知县,转南大理寺副晋户部员外郎,升贵州参议,卒于官。事迹具详

  • 善化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勋修、王馀英纂。王勋,曾任善化县知县。考善化县志,明万历年间知县唐源创修,崇祯年间知县黄承中再修志。其后康熙和乾隆年间均曾重修县志。此志则为王勋任善化县知县后所修。《善化县

  • 史诠

    五卷。明程一枝撰。程一枝,字巢父,休宁人。是编专释《史记》字句,校考诸本,颇有发明。但其中参杂时人评语,似有些俗陋。其体例亦有过于胶固,皆不可据为定论。

  • 冕服考

    四卷。清焦廷琥(生卒年不详)撰。廷琥为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父焦循,举人,著述甚富,有《易通释》、《孟子正义》诸书三十余种。廷琥,字虎玉。诸生,能读书,传父业,著有《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及《蜜梅

  • 藏春集

    六卷。元刘秉忠(1216-1274)撰。刘秉忠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上人。辅弼忽必烈建立元朝,制定各种制度。据《元史》本传,集本十卷。今明刻本佚其杂文四卷,唯存六卷。

  • 说文系传校勘记

    三卷。清祁寯藻(1793-1866)撰。寯藻字叔颖,又字淳甫,以敬避穆宗讳改名实甫,号春圃,晚号观斋。嘉庆甲戌(1814)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关于撰写此记的缘起,承培元跋云:“许书之存于

  • 说颐

    八卷。明余懋学(生卒年不详)撰。余懋学字行之,婺源(属江西省)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力历初擢为给事中,忤张居正,斥为民。后累迁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学素以直节著称,其所撰《十蠹》一疏,尤为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