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氏谈录

王氏谈录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赐进士及第。历官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太仆少卿、秘书少监、集贤殿修撰等,终以待制、知成德军。王洙之子。初,此书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子录其父所言。今观此书,凡99则,而称先公及公者70余则,说明此书不是王洙所撰。此书卷尾有《编录观览书目》一则,末题王洙敬录,因此有人以为全收皆出于王洙之手。不知此一则,乃嘉祐以前人所为,王洙特录而跋之,其子附载书末。王洙((997-1057),字原叔,天圣进士,历官史馆检讨、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博览多闻,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沽、篆隶之学无所不通。曾校定《史记》、《汉书》,预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三朝经武圣略》等书。平日谈论经史百家之言及朝野逸闻等事颇多。后王钦臣将其父所谈,录以成书,称《王氏谈录》。书中内容博杂,举凡经史文化,朝野典故,无不涉猎,多有可取。其中,解“绘事后素”一条,为朱子集注所取;其论校书当两存、解经不可改字就义等,皆有见地;称校书之注,二字以上谓之一云,一字谓之一作,亦有道理。可供研经说史参考。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唐宋丛书》、宛委山堂《说郛》、《四库全书》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繁露求雨止雨篇汇考

    不分卷。清李友洙撰。友洙,海昌(今浙江海宁)人。该书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求雨篇》和《止雨篇》详加考订,广征前人之说及诸书所引的文字,订正了其中的一些文字讹夺。有清乾隆戊戌(1778)刊本。

  • 漫堂墨品

    一卷。清宋荦(详见《沧浪小志》)撰。宋氏所藏墨品,已为张仁熙所著《雪堂墨品》全部收入。十四年以后,宋氏又积得三十四种墨品,撰写成《漫堂墨品》。是书对所积墨品,各列形状款识,与《雪堂墨品》体例略同,只是

  • 贾阆仙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贾阆(一作浪)仙》是一折短剧,写中唐诗人贾岛吟诗之事。据叶承宗自记,此杂剧作于顺治二年(1645)除夕之日,尔后带着剧稿到南方,准备付梓,在兵乱中原稿遗失,后凭回

  • 说文新附考校正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是书系校正钮树玉《说文新附考》之作。依钮氏原刻,逐叶逐行加以校正,或为之助证,或为之驳正,或为之校其字句之讹脱。《续修四库提要》云:“其于钮氏原书增补、订正、校雠,盖

  • 扬州北湖小志

    六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字理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年间举人。幼承家学,中举后,即绝意仕进,专力治学,建“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识力精卓,

  • 说文声系

    十四卷。清姚文田撰。参见《说文校议》。此书本《说文》谐声之字以求声音之原。姚氏认为段玉载《六书音均表》多言合韵,而里巷歌谣天籁自发,音谐则用,讵识部居?故合韵之说不可用也;孔广森《诗声类》又创为对转之

  • 大统历志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大统

  • 闲云馆集抄

    六卷。明张位(约1582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张位字明成,江西新建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卒追谥文端。张位著有《问奇集》,已著录。是集据书前于慎行原序,称“有内外二编”。今本乃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说文谐声谱

    九卷。清张成孙(生卒年不详)撰。成孙字彦惟,武进(今属江苏)人,张惠言之子。是书本惠言手创,书未成而惠言卒,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参见《谐声谱》。原书五十卷,今本九卷,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启瑞子继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