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甘露园长书

甘露园长书

六卷。短书 十一卷。明陈汝锜(生卒年不详)撰。陈汝錡,字伯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嘉靖中由贡生官建阳县训导,在官一年而卒。陈汝锜学问渊博,他不但长于谈禅,而且也喜欢论史。著有《周书》一百九十卷,但今已失传。另有《甘露园长短书》等。陈汝錡在书首自序中说:“文之有首尾,稍纡徐曲折者,为长书。其边幅稍狭,辞不加纯缘,若语录说家之类,为短书。”甘露园是他读书的地方,因此把他的著述称为《甘露园长短书》。《长书》六卷,对于经、史及古今人物各为论一篇,其中多纵横之辞,持论也多纰谬。如论宋和议,认为李通归附,韩常、王镇、崔庆等人乞降,皆为金兀术暗中指使,而岳飞不悟,偶以班师,故不舆尸返耳。又斥胡铨封事为欲使其君为无父无母之人。又论张巡遮蔽江淮,食人以守,死不为功。又作“史谤”十九条,专力为王安石辨冤。其中辨王安石排滕甫、贬吕惠卿事皆引《东轩笔录》以证之,而《东轩笔录》的作者是曾布的妇弟魏泰,此人倾险无行,所作《东轩笔录》及《碧云騢》,皆党邪丑正,颠倒是非,不可以据为公正。《短书》议论多而考证少,也间记一些时事。其中卷一卷二为《壁观语》、《后壁观语》,全似禅家的语录,卷三以后讨论古今杂事。如记明武宗之荒淫无道,亲征宸濠至定州,诏有“着御史方凤精选寡妇四十人,倡妇四十人,以供旦夕之弄。”“收买乐工邹英等子妇二十人,为义男义妇,各立卖身文契,仍以方凤为中人。”这些均是《明史》及通纪、宪章等俱未收录,史书脱漏者,有一定史料价值。此外还有关于明朝皇后所用的首饰以及万历间的织造情况的记载。如:“浙杭春运袍服两共二千四百余匹,陕西抚院贾待问疏称‘该省应造万历二十五年龙凤袍共五千四百五十匹,额设机五百三十四张,该织匠五百三十四名,挽花匠一千六百二名;新设机三百五十张,该织匠三百五十名,挽花匠七百五十名,挑花络丝打线匠四千二百余名;举一省而他可知也。又于某县派染绒乌梅三千余斤,举一县而他可知也。即九重贵倨,非贫措大所敢知;然一岁合用几何,一省所派猥多。如是每疑汉文帝身服浣濯,集上书囊为殿帷,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定虚语也。”由此可以窥见明代官营手工业制造的频繁和给人民带来的骚扰。当然也有一些内容失之佻巧,大有明代小品之风气。如其论“入定”、“苦行”诸条,则全入于外道,更笃信轮回之说,且历引古事加以证明。并且认为刘基是北斗六星,王守仁为南安上座,甚为荒渺不经之谈。陈汝锜死后,其族侄陈邦瞻为其刻的《短书》,并将其内容删汰十分之一。后其同里人刘原人认为陈邦瞻删汰太过,又据原本为之补刻。刘原人在刻书凡例中说:“司马公(指陈邦瞻)刻《短书》,删有十之一,余细细求之,大都司马公胆较小耳;其胆之小,以官之大也。”此书有明刊本及康熙间刘原人补刻本。

猜你喜欢

  • 灵川县志

    四卷,清郑采宣、陈虞昭修,崔达纂。郑采宣,字载九,号华封,山西沁水县人。康熙间举人,知县。陈虞昭,广西灵川县人,举人,知县。崔达,广西灵川县人,廪膳生员。宋元以前县无专纪,明三修县志,至乾隆间两经兵燹

  • 黄山续志定本

    不分卷,黄山志续集十卷。清汪士鋐撰。汪士鋐,字扶晨,号栗亭,安徽人。原刻本为一编。原题《黄山续志定本》。卷首有姚江、黄宗义序。兹篇实无所谓志,仅列释雪庄黄山图四十三幅而已。考黄山志续集云间周金然序云,

  • 夷齐考疑

    四卷。明胡其久(生卒不详)撰。胡其久,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明隆庆年间(1567)举人,官至陇南知县。当时世间所传伯夷、叔齐的事迹、世系、名姓、字号大都出自《韩诗外传》或《吕氏春秋》,并各有附会增

  • 太极图说注解

    无卷数。清陈兆成(生卒年不详)撰。兆成字慎亭,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此书作于康熙初,旨在发明朱熹《太极图说》之注。其论性,谓虽夹和在气禀中,而苟无习染之累,亦第于善之中,微分差别,若谓之有恶则不可

  • 王氏博济方

    见《博济方》。

  • 陈如冈文集

    二卷。明陈大科(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陈大科,字思进,号如冈,江苏省南通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著有《陈如冈文集》。大科为官十数年,为人刚直鲠

  •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 壮游编

    三卷。明王叔承撰。王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晚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稚登传中。王叔承早弃举子业,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入楚。其在邺下时,

  • 尚书历论

    一卷。清成孺撰。成孺原名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人,附生。本书推校古历,从商朝太甲元年开始,以世经所载“伊训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为合。梅颐本乙丑日不系于朔是不正确的,蔡沈的《书集传》也有很多错误。

  • 观象居诗钞

    二卷。清陈兰瑞(1790?-?)撰。兰瑞字小石,祖籍江西新城。系陈用光之子。承家学,于经史古文皆殚鹜颛精,研思入眇。然其身体瘦弱多病,有喘哮症,冬春尤剧。顾眈吟不辍,投赠唱和之事,往来无虚日。兰瑞既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