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朝藩属舆地丛书

皇朝藩属舆地丛书

六集,二十八种,一百四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该书汇辑清代边境地区地理等方面著作,其所收书为:《西藏图考》八卷、《西招图略》一卷、《越史略》三卷、《吉林外纪》十卷、《黑龙江外纪》八卷、《寒北纪行》一卷、《西北域记》一卷、《宁古塔纪略》一卷、《西游记奎山以东释》一卷、《帕米尔图说》一卷、《帕米尔辑略》一卷、《澳大利亚洲志》译本一卷、《蒙古游牧记》十六卷、《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新疆要略》四卷、《汉西域图考》七卷、《西域水道记》五卷、《新疆赋》一卷、《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东北边防辑要》二卷、《东三省舆地图说》一卷、《滇缅划界图说》一卷、《平定罗刹方略》一卷、《元朝征缅录》一卷、《元朝秘史注》十五卷、《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职外方纪》五卷、《元秘史山川地名考》十二卷,共二十八种。(《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标二十七种,误)。上述诸书,虽并非全为罕见之书,然能汇为一编,对研究我国边境地区历史、地理以及与领国关系史提供便利条件。其中施元杰《元秘史山川地名考》一书,对纷繁错乱的山川地名加以考证校订,疏其异同,对研究《元秘史》及其译名有重要参考价值。许多前人谬误,如误以不儿罕为汗山、以撤阿里为萨里、乌尔会与乌尔匪混淆不分、误将脱窟木与托穆科相混,都能得以辨正,今人陈垣的《元秘史译音用文考》虽讨论更为精审,然施氏书早于陈氏书,其功劳不可泯灭。该书有清光绪年间上海文瑞楼影印本。民国时重印更名为《中华边防舆地丛书》。

猜你喜欢

  • 竹居集

    一卷。明王珙撰。珙,字廷珪,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均不详。此编为王珙诗集。观其诗,多用洪武正韵,是受当时作诗趋势影响所致。诗内容大致出入于月泉、吟社一派遗韵。虽诗中偶有秀丽之句,但篇幅单薄窘

  • 古诗镜

    三十六卷。明陆时雍(生卒年均不详)撰。陆时雍字仲昭,又一字幼淳,桐乡(今属安徽省)人,嘉靖进士。明澄从子。知上高。后到永宁,有惠政,民为立生祠,升工部郎中。时武定候郭勋权倾中外,陆时雍劾其欺罔朝廷,落

  • 泼墨斋法帖

    十卷。明王秉錞(生卒年不详)辑。王秉錞,字和声。此帖无刻石年月,共有十卷,其中第一卷包括汉魏之际的邓骘、崔瑗、张衡、张芝、钟繇、阮咸、阮籍、向秀、曹植等;第二卷包括晋代索靖、张华、陆云、顾恺之、卫夫人

  • 不易心堂诗集

    一卷。清吴獬撰。吴獬诗写性灵,无所宗主。卷中五古如《适意》、《堕牙》;七古如《刻刘宅竹上》、《吊李武生》、《九日同王梅二同年登高》、《戏赠王梅二同年》、《汉口喜谒峦丹阶》、《为张伯琴题魏午庄制府洞庭归

  • 愈愈斋诗稿初集

    二卷。《文稿初集》四卷。清史念祖(1842-1910)撰。史念祖,字绳之。江苏江都人。二十岁初任官为通判。后因功授道员衔。累官至广西巡抚,罢归。后以副都统衔在东三省办事。受徐世昌弹劾罢官。卒后,赵尔巽

  • 和古人诗

    一卷。明毛晋(1599-1659)撰。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家。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

  • 明季北略

    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清计六奇(1622-1687?)撰。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先生,江苏无锡人。多年以私塾馆教为生,蜚声乡里,平生致力于晚明史资料搜访与著述。尚著有《南京纪略》、《粤滇纪闻

  • 泉刀汇纂

    清邱峻(详见《南湖记略稿》)撰。泉刀乃古代钱币之代称,因刀形币而得名。研究历代钱币之钱谱由南朝梁之顾烜首创,其后封演等人相继写有同类之书,但至清代多已散佚,仅存洪遵《钱谱》一书。该书考察钱币之形制,描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

  • 宵光剑传奇

    二卷。明徐复祚(1560-?)撰。复祚字阳初,号暮竹,又号三家村老,江苏常熟人。大司空徐栻之孙,博学能文,雅擅词曲。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此剧,谓明时旧本,不知谁作。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卷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