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禹贡揭要

禹贡揭要

一卷。清姜信撰。姜信,上海人,清代中叶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卷首有姜信作于嘉庆癸酉(1813年)的自序,序中称《禹贡》一编是后世地理志之祖。南宋蔡沈的《书集传》,禀承朱子之意,训诂详明,但学者仍多茫昧不解。到了德清人胡渭作《禹贡锥指》,方始对于疆索的区分、沿革施工的次第,有了详辨确指,此书也因此成为宋以来注《禹贡》者之冠。学者读之,对《禹贡》之山水,自可究委穷源,但此书卷帙过于浩繁,不便于初学,寒士又不能家置一套以备查检。石门人马俊良曾节其要语,成《禹贡注节读》一书,但节录抉择不甚精当,脉络又不明朗,于是姜信又另辑而成此《禹贡揭要》一书,以备家塾诵习。此书所举前人成说,多简明扼要,但不另加考订。对于水道遵循《禹贡锥指》,对于古今地理沿革则依照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本书平正浅豁,易于初学者诵习。其自序中有“付之剞劂”之语,则此书当有刻本。此为上虞罗氏所藏钞本。

猜你喜欢

  • 东谷赘言

    二卷。明敖英(详见《慎言集训》条)撰。敖英在自序中说:“古者士大夫老而明农,日坐里门以训其乡之子弟。予往时奔走名途,窃有此志焉。及得请东归,已成勃窣翁矣。里门之役莫偿初志,乃闭关习静,以送残龄。门生故

  • 读易余言

    五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钟,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后渠庸言》

  • 见闻录

    八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终身隐居、杜门著述,辞官不荐。诗书画文皆通、名重一时。著述宏当,有《建文史》等三十余种。《见闻录》

  • 痊骥通玄经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浣花集

    十卷。《补遗》一卷。唐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杜陵(今属陕西)人。少孤,家贫力学,工诗,尤善长短句。乾宁元年(894)进士第,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献通

  • 尚书中候

    ①一卷。原题阙名。此卷所辑,共有十条。其中,只有“周公归政于成王,太平制礼,鸾凤见“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完全相同,其他九条如“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回风摇落”条,“帝尧即政,景星出翼”条,“尧即位七

  • 关洛纪游稿

    二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世懋字敬美,王世贞弟。江苏太仓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以家难归。后授南礼部主事,迁尚宝司丞,出为江西参议,迁陕西副使,改福建,又擢为南太常寺少卿。移疾

  • 河洛先天图说

    二卷。清刘天真撰。刘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由岁贡生官任安仁县训导。其讲《易》,大旨认为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其六七八九之数,乃一二三四倚五而成。盖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说。张尚瑗序之说

  • 大学总论

    一卷。中庸总论 一卷。清唐圻撰。圻字静斋,安徽新安(今安徽来安)人。是书不分章节,道理融澈,脉络贯通,虽着语不多,但义不少漏。论《大学》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上则由外而内,下则由内而外,上则

  • 丁晋公谈录

    一卷。撰者不详。内容皆述晋国公丁谓所谈当代故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认为此书出于洪州潘延之家,疑为是潘延之所作,而潘又是丁谓的外甥。今考其书,所述史实,颠倒事非,有悖公论之处颇多,未必是潘延之所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