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禹贡正诠

禹贡正诠

四卷。清沈彦渠撰。沈彦渠字溉若,号巽园,浙江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沈彦渠在自序中声称“聊正诸家之说,以诠明经旨,”即为本书命名之由。书另有俞樾和杨岘的序,对此书之得失都各有所见。如俞樾认为,此书在释“渭”、“汭”时不从蔡沈《书集传》,以“汭”为水名,于阳鸟不从林之奇说为地名,可谓“卓然不为曲记所惑”者。只是沈彦渠在说“夹石碣石”时,说“夹”即陕字,认为“总叙冀州贡道,西自陕右,东自碣石,俱已入于河”,为沈氏此书之疏失。本书虽名“正诠”,但时有失误,得失参半,不可谓善。本书有同治九年(1870)渐苏书局本。

猜你喜欢

  •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

  •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 苏评孟子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 郋园读书志

    十六卷。叶德辉撰。叶氏家藏丰富,每得一书皆记其前后题跋,此编即汇辑所藏书籍题跋而成。此前曾刊行《观古堂藏书目》,随后收藏益丰,故可视为藏书目录。是志按四部编排,卷一二经、卷三四史、卷五六子、卷七至十六

  • 絮苦斋杂考

    一卷。清戴熙撰。熙字鹿床,号醇士,浙江钱塘人,道光十二年二甲进士。咸丰十年,太平军陷杭州,投池死。此书所考,大抵经义字学,间及金石文。说《诗·大东》,依《诗序》意,为谭大夫供亿周人过境之词。只是旧注於

  • 格致余论

    一卷。元朱震亨(1281-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金华(今属浙江)人。世居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朱氏因母病学医,初拜许文懿为师,继从师于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自幼好学,三十岁时攻读《素问》。为

  • 寿石斋藏帖

    四卷。清孙铨辑。孙铨字少迂,工书画,善钩摹。曾为成邸刻《怡晋斋帖》此其辑清代名家书,勒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第一卷为二十八家,魏文毅、魏敏果、宋协裳、施愚山、宋既庭、沈文恪、汤文正、李石台、笪江

  • 论语集解训

    二十篇。清王闿运(1832-1916)撰。闿运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著有《湘潭王氏所著书》。是编首有自序云:“既命学徒,采辑古今所传,以广集解,又下己意,通其所蔽,命曰论语训。”此书凡

  •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

  • 汉师传经表

    一卷。清末民国初吴之英(1857-1918)撰。之英字伯朅,又字伯杰,号西蒙愚者,四川名山县人,优贡生,曾主讲四川艺风书院、通材书院。民国后任蜀政府国学院院正。此编在洪亮吉《传经表》的基础上。《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