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秦并六国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上中下三卷。别题《秦始皇传》。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至二世亡秦的历史故事。开头入话部分略述历代兴亡,从上古唐、虞、三代说起,次及春秋、战国,然后说到秦,又略述秦国兴衰大概,方入正传,与《五代史平话》中《梁史平话》极相似。正文卷上记秦王嬴政出身,秦灭韩攻赵。卷中记荆轲刺秦王,秦灭燕、魏、楚。卷下记秦灭齐一统天下,设郡县;遂封禅于泰山,修长城,筑阿房宫。入海求仙,焚书坑儒;张良博浪沙击秦皇。全书终于刘邦、项羽破秦。该书叙事,主要取材于《史记》、《战国策》等史书,加以节录剪裁,有些文字则直接移入,如“荆轲刺秦王”全引《史记·刺客列传》,李斯《谏逐客书》也全文照录。语言则文白相间,不甚通俗,人物描写也不甚生动。但它以史实为主,注重历史情节线索,铺叙人物事件也繁简得当。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绝少神怪色彩,与《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弥漫一派仙风鬼气的风格大不同,如郑振铎云:“这是一部人的书而不是鬼怪的书。”(《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这种依傍史书、演绎史文来写小说的笔法,是古代历史小说创作一种重要类型,开后世冯梦龙《新列国志》一类讲史小说的先河。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影印本。排印本有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本。另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宋元平话集》本。

猜你喜欢

  • 诗经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为范士增以《诗经》来解释《尚书》者,其中以“锡尔介圭,以作尔宝”来解释“班瑞于群后”;以“投彼有北”解释“流共工于幽州”;以“万邦作孚”解释“彰信兆民”;以“殷不用旧”解释“播弃

  • 说唐

    见《说唐演义全传》。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经说管窥

    一卷。清末王士濂撰。士濂字望溪,江苏省高邮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个别地方有一定见地。如《春秋·闵公元年》:“季子来归。”杜预注:“季子忠于社稷,为国人所思,故贤而字之。”士濂认为,季友并非鲁之

  • 蠡勺编

    四十卷。清凌扬藻(1760-1845)撰。凌扬藻字誉钊,号药洲,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乾隆时诸生,一生长于考证,为巡抚朱珪所赏识。著有《岭海诗钞》、《海雅堂诗文集》、《四书纪疑录》、《柱楣蕝记》、

  • 尚书周诰考辨

    二卷。清章谦存撰。章谦存字犀台,安徽铜陵人,清代中期学者。生卒年不详。章谦存于嘉庆初年举孝廉方正。主要著作有《郑风考辨》、《春秋比辨》等。本书是为《召诰》、《洛诰》而作。自宋代以来,人们对于《召诰》、

  • 雅州府志

    十六卷,清曹抡彬纂修。曹抡彬,字炳庵,贵州黄平人,进士,曾任雅州府知府。雅州府志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知府马秉慧创修。康熙六十年(1721)知府杨文彬增辑,皆未及成书。雍正七年知府张植,踵事编纂

  • 国朝十家四六文钞

    十卷。清王先谦(1842-1917)编辑。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翰林院监修、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正,光绪十七年(1891)至光绪二十八年(1

  • 尚书客难

    四卷。清龚元玠撰。龚元玠字鸣玉,号畏斋,南昌(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官铜仁知县。著有《十三经客难》等书。此书为《十三经客难》之一,正文分三卷,又有卷首一卷,合计四卷。此书主旨在于辨析《古文尚书》

  • 桃花源集

    ① 一卷。宋姚孳(约1106年前后在世)编。姚孳,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补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