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书性理类辑精要录

经书性理类辑精要录

六卷。清代王士陵撰。王士陵见《易经纂言》。全书摘录《四书五经》及《性理大全》中有关“性理”方面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分五类(“道体”、“为学”、“为政”、“实履”、圣贤”)、四十三个子日,其间还附有作者的考证论述。

猜你喜欢

  • 画说

    ① 一卷。明莫士龙撰。莫士龙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此论颇合

  • 澹友轩集

    十六卷。清薛所蕴(1600-1667)撰。薛所蕴,字行屋,号行坞;又字子展,又号桴庵。孟县(今属河南)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等,后降李自成。入清,官至礼部左侍郎,后受御史高尔俨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三编

    (民国十九年拓本)吴宝炜编次。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著有《魏三体石经录》等。此书集拓残字四卷,是继马衡《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而作的。集一百七十八石。其中《周易》九石三十一字;《尚书》十二石三十

  • 就正草

    一卷。清徐玺(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徐玺字不详,号雷溪,进贤(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拔贡。本编乃其文集。书前有吴士玉序,而卷中有祭士玉文,殆刻在序后。收入《四库全书

  • 谯子法训

    一卷。晋谯撰(见《论语注》条)《隋书·经籍志》儒家,《法训》八卷。《唐书·艺文志》、《意林》均谓八卷。失传。马国翰汇采为一卷。黄以周曾补辑之,其书未见。周之人品不高,然史称其诵读《坟典》,欣然以忘寝食

  • 群史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戴璟字孟光,号石屏,奉化(今属浙江奉化)人,嘉靖年间考取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派往广东担任巡抚,退休后死于家中。戴璟著有《广东通志初稿》、《五经会同》、《汉唐通鉴品藻》等。《群史品藻》

  • 唐开元占经

    一百二十卷。唐瞿昙悉达撰。瞿昙悉达先世为天竺人,后移居中国。唐玄宗时官太史监,开元六年(718)受诏翻译佛历,称《九执历》,其中介绍印度天文历法学。著有《唐开元占经》。本书前二卷集录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理

  • 经学讲义

    一卷。清末民国初王舟瑶(1858-1925)撰。舟瑶字枚柏,一字星垣,浙江黄岩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侯补道,执教多所书院,及学堂著述颇丰。此书是王舟瑶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授课的讲义。首

  • 年谱

    二卷。明代释通琇等编。通琇生平事迹详见《普济玉林国师语录》辞条。《年谱》一书,为编年体。专载通琇生平大事。以年代先后为序,以通琇本人活动经历为主,逐年逐月详载通琇所做的有意义之事。此年谱对于全面了解通

  • 诸子拔萃

    八卷。明李云翔(生卒年不详)编。李云翔,字为霖,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取坊本《诸子汇函》割裂其文,分为二十六类,其杜撰之诸子名目,则一仍其旧。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