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解筹世

经解筹世

九卷。清李扬华撰。李扬华,字潜先,湖南清泉(今湖南衡阳市)人,生卒年不详,唯知其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曾官至兵部主事。是书首有武廷珍序、自序、及凡例。该书原名《经解条分》,旋改为今名。作者认为,治经原是为了治世,但老了还没有能够得到应用,只好改为筹世,用意在于有裨于心身健康。这本书以说教为主,但也不失考据。所论《尚书》、《诗》、《尔雅》、《孝经》、三《礼》共一百三十八条,而《周礼》多至八十四条,次为《尚书》,共二十三条。在辨经之真伪方面,作者先以义理之当否为判定的条件。作者认为《周礼》乃是秦汉时人未作完的作品,而《仪礼》则为鲁诸生所作。尤其重要的是,他认为:《仪礼》只伤及个人,而《周礼》则危害国家,不可不驳。作者在此之前曾著有《春秋四传汇笺》、《四书备检》、《读易寡过》三书,与此书一样,皆刊行。是书现有同治瀚红山馆刊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煎茶水记

    一卷。唐张又新撰。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九年(814)进士第一,任右补阙,党附于李逢吉,为八关十六子之一。先后任过江州刺史、刑部郎中,因罪贬左司郎中。著有《煎茶水

  • 四书辨讹

    六卷。清汪陞撰。汪陞字兰友,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是书题曰辨讹,首列先儒之注,辨其合不合;其次论及当世流行的著名时文;再次论及诸选家评跋之语。凡说之讹者,以点标记;不讹者,以圈标记;谛当明快者,则

  • 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

    各一卷。明曹端撰,其生卒年不详。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周

  •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

    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与事迹皆不详。据刘玉《己疟编》说,江湖谈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又说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与宋道士陈抟、吕洞宾俱隐华山。徐子平所注的《珞琭子三命消息赋》

  • 尚约居士集

    无卷数。明萧镃(?-1464)撰。萧镃,字孟勤,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年不详。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景泰三年(1452)以祭酒学士入直内阁,加太子少师、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

  • 皇朝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集千家注杜诗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

  • 楚辞九歌解

    一卷。清顾成天(详见《离骚解》)撰。本书有顾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日自序,同学周彝康熙五十三-五十四年(1714-1715)序及同学黄之隽康熙五十二年(1713)序。此书收《九歌》并为九篇,即二

  • 东山谈苑

    八卷。清初余怀(详见《板桥杂记》)撰。笔记小说。卷一正文前自撰小序云:“乱离之后,闭门深思,遇古人佳言懿行随笔辄记。”遂成该书。书名为《东山谈苑》,是以其家乡蒲田城中有乌石山,因以山为题。书中所记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