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罗江县志

罗江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沈潜、阚昌言纂修。沈潜,秀水人,曾任罗江县知县。阚昌言,曾任罗江县知县。按罗江,汉置县地。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属梓潼郡。后移县治其地,宋齐因之。西魏置万安郡,隋初开初郡废,县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天宝元年,改为罗江县,宋元因之。明属成都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并入德阳县。雍正七年(1729)复设县,隶绵州。罗江县有志始自兹编。志稿创于沈潜,而成于阚昌言。《罗江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疆域。卷三,公署、古迹。卷四,水利。卷五,贡赋。卷六,学校。卷七,习俗。卷八,礼仪。卷九,秩官。卷十,名宦。卷十一至卷十四,艺文。此志记述资料翔实,惟古迹后附祈雨灵文碑,盖奉巡抚令录自《春秋繁露》者,水利后附张文麓《农书》及沈潜《蚕桑说》,学校后又附沈潜《学规隅拟》,各累十余页,几占全书三分之一。虽大多切于政教,然不别自为编,或附诸卷末,咸骈立其间,与撰述体裁终嫌未协。② 十卷,清李调元纂修。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邑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直隶通水道。其生平宦绩所至,辄访问山水风土人物,其有为古人所未志者,即笔录之。罢官后家居二十余年,益以著书自娱。其所著书凡四十八种,斯篇即其一。是篇原名《梓里旧闻》,因当时裁县改州,故不言县志。旋复设县,则仍曰《罗江县志》。书成时,李调元已七十余岁。《罗江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此志广徵博引,其史实皆详细注明出处。所载金石文俱照式绘图于旁,十分明晰。艺文不另立一门,而附见于名胜古迹之后,便于查阅。李调元以个人之力,积三年之功,而成此书,文笔流畅,质量上乘,实属难得。尚有嘉庆十四年(1809)李鼎元重校《函海》本、光绪八年(1882)广汉钟氏乐道斋刻《函海》本、《李雨村所著书》本和民国26年(1937)商务印书馆铅印《丛书集成初编》本刊行于世。③ 三十六卷,清李桂林修,邓林纂。李桂林,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闽候县)人,进士,曾任罗江县知县。邓林,福建闽县人,举人。李桂林任县令后,适值通志馆开,檄徵邑乘,李令因据前志重修而成此篇。《罗江县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全书三十六卷。卷首为序、凡例、纂修姓氏、目录、诸图。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图考。卷二,建置、沿革。卷三,疆域。卷四,形势。卷五,山川。卷六,户口(附风俗)。卷七,田赋。卷八,水利。卷九,城池。卷十,关隘。卷十一,津梁。卷十二,古迹。卷十三,公署。卷十四,学校(附书院)。卷十五,祀典。卷十六,祠庙。卷十七,兵制。卷十八,驿传(附铺递)。卷十九,寺观。卷二十,盐茶税课。卷二十一,蠲政。卷二十二,职官(附政绩)。卷二十三,选举(附封荫)。卷二十四,人物。卷二十五,列女。卷二十六,流寓。卷二十七,仙释。卷二十八,方技。卷二十九,陵墓。卷三十,典籍。卷三十一,金石。卷三十二,坊表。卷三十三,详异。卷三十四,杂识。卷三十五,外纪。卷三十六无题。此志所列条目,系照省会颁发纂修格式开载,间有因字数无多不必另立一门者,即各以类相附,如风俗附于户口,政绩附于职官,铺递附于驿传,以省卷帙之繁。其徵引悉本《二十二史》、《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要》、《水经注》、《名胜志》以及省志等。其论断如黑水辨、雒城考系采李雨村嘉庆志。每条均标记原书之名,以便检阅。艺文内如祠庙、寺观、道路、桥梁序文碑记甚多,略嫌琐细。然存之可识兴建之所由来,亦不为病。尚有同治四年(1865)刻本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礼经释例

    十三卷。清凌廷堪(1755——1809)撰。廷堪字次仲,号仲子,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1790)年进士,官至宁国府教授。事迹具《清史稿》本传。书首有凌氏自序,大抵言礼经之例于治经很重要,凌

  • 济南集

    八卷。宋李廌(1059-1109)撰。李廌,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六岁而孤,能自奋力,少学于苏轼,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才华横溢,其文章流畅曲折,辩而中理,风格与苏轼相近。苏轼称其“笔墨澜

  • 六一词

    一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永新)人。其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是集录词九十五阙。修词多清丽小令,风格婉约。然而曾慥于《乐府雅词序》云:“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

  • 重修襄垣县志

    ①十卷。清袁良修,杨彬、刘纂。袁良字万贞,号利亭。山东禹城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四十二年(1703)任襄垣县知县。在任期,清廉自矢,爱民课士,惠恤有方,绅衿商民,会刻石记德,载入本志艺文

  • 历朝通略

    四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休宁(今属安徽)人。学宗紫阳,学者称为定宇先生。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乡里数十年,宋之后,隐居著书。晚年称东阜老人,卒年八十三岁,著有《尚

  • 群经纲纪考

    十六卷。清李滋然撰。李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今长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至广东电白县知县。这部书作于宣统庚戌年(1910)。是书首载清德宗整顿学务要求读经的诏谕,次录张之洞

  • 客话本字

    一卷。清杨恭桓撰。是书包括《客话双字》、《客话叠字》、《客话单字》、《客话源流多本中原音韵考》。搜辑清代嘉应州客方言词一千四百多条,包括单音、双音和多音词。每条先列本字,后博引古籍加以考证,侧重辨析客

  • 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

    一卷。补一卷。清闵麟嗣撰,王士濂补辑。麟嗣字宾连,歙县(今属安徽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士濂字望溪,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生平储书极富,刊有《鹤寿堂丛书》三十余卷,都是朴学家经史考订之作。著有《春秋世族

  • 答问

    一卷。明释德清撰。《答问》一卷主要就佛学中的诸问题,自问自答,以阐发其自身见解。书中所列问题,一般均为当时学法之人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故对当时法界学人有一定的破迷执法作用。现见载版本有明万历丁亥刊本。

  • 织素轩诗

    一卷。清于月卿撰。于月卿,生卒年不详,字蕊生,江苏金坛人,清末诗人。《碧城仙馆女弟子诗》集中收有此书,共收诗十七首。此书刊于民国四年(1915)聚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