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聪山集

聪山集

十四卷。清申涵光(1619-1677)撰。申涵光,字和孟,一字符孟,号凫盟、聪山。直隶永年(今属河北)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乡间,常与殷岳、张盖往来唱和,并称“畿南三才子”。申涵光写诗学习杜甫,深得杜诗精髓,同时兼采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及明代诗作名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申涵光的诗作音韵与神韵并重,既研求声律,又不因律害意。申涵光亦善为文,其文意趣高远,文辞清丽,但数量不多。申涵光的创作,尤以诗作为人所称道和效法,在北方影响深远,成为河朔诗派的开山者。晚年潜心研究理学,诗文渐少。《聪山集》含《聪山诗选》八卷、文集三卷、《荆园小语》、《荆园进语》各一卷、集首列申涵光年谱、传志一卷。有康熙刻本。其中诗集曾于顺至年间刊印行世,后亡佚。康熙二年(1663),刘佑重新刊刻,详加评跋,定名《聪山诗选》,成为现存最早的申氏诗集。八卷分别收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五绝、六绝、七绝,卷首有刘佑、邓汉仪的序及魏裔介、范士楫、王崇简为顺治刻本所作序。文集三卷为申涵光亲手编定于康熙十三年(1674),大部分为序记传状之文。《荆园小语》、《荆园进语》为语录体形式的随笔札记。

猜你喜欢

  • ■衣生剑记

    一卷。明郭子章(详见《衣生易解》)撰。是书专门记载剑事。书前有自序一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记载各种剑的实物情况。下篇记载关于各种剑的寓言。如《庄子》中所谓天子剑、诸侯剑之类。可以说是对剑器记载比

  • 济世全生指迷方

    见《全生指迷方》。

  • 撼龙经

    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生卒年不详)撰。杨筠松,又名杨益,传说宝州(今属陕西省)人,掌灵台地理,官至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入关,窃禁宫“玉函秘术”而逃,后往来于处州,

  • 梅村先生遗诗一册

    不分卷。清汪士铎(生平见《汪梅村先生文集》)撰。该册共有古今体诗二百一十七首,在士铎卒后三十年,由同乡邓之诚冬游太原书铺,购得《手书乙卯随笔》、《丙辰备遗录》、《忆亡尘语录》、《健亡偶识》四种稿本。前

  • 春秋摘微

    一卷。唐卢仝(795?-835)撰,清李邦黻辑。卢仝,号玉川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代诗人。家贫好著书,初隐少室山,不求仕进,征谏议大夫,不应。曾作《月烛》诗,讥讽当时宦官,韩愈称其工。甘露之变,

  • 张杨园年谱

    ①一卷。清姚夏辑。姚夏字大也,浙江桐乡人。为谱主门人。谱主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之,浙江桐乡人。明诸生,入清未仕。一生从事讲学、著述。因居桐乡清风里杨园,学者称杨园先生。履祥为清初

  • 芷园臆草存案

    一卷。附易氏医案一卷。明卢复(生卒年不详)辑。卢复,字不远,钱塘(今属浙江省)人。曾从高僧游,解悟释理,精通医学,认为医学亦应当以参悟入门。著述颇丰,惜多散佚。此书成于明天启三年(1623),载医案十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八卷。元杨朝英撰。朝英字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与贯云石交游。作品风格以豪放著称。编有《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两种散曲总集。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士大夫所撰

  • 愚谷丛书

    见《拜经楼丛书》。

  • 乙卯札记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学诚五十人岁时写成,时值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年),札记题名“乙卯”,意思是以乙卯年为断限,所记内容均在乙卯年之前。本书体例与作者所著《信摭》一书略同,即以记载经史百家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