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雪斋书品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此书与所作诗评、词曲评合为一起,大概是未完成之稿。书中大都抄撮旧文,并无发明之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此书与所作诗评、词曲评合为一起,大概是未完成之稿。书中大都抄撮旧文,并无发明之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六卷。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山西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该书用注疏本,汇集先儒旧说,间参己意,兼主义理象数,并采来知德注错综之例。多随文敷衍,词旨浅显,可取者实寡。《四库全
六卷。清吴瑭(1758-1836)撰。吴瑭字鞠通,仪征(今江苏淮阴)人。年青时习儒,十九岁时因父亲病故,哀痛欲绝,发愤攻医。四年后,其侄又病温,遍请时医治治疗不效。吴瑭因当时初学医术,对温病亦不得要领
二卷。齐萧子良(459-494)撰。萧子良为齐武帝萧赜次子,受封为竟陵王。他饱学厚古,与佛教另有一番偏爱,同文惠太子一样,尤喜欢佛法的研习。数次在王府廷院举行斋戒,大集群臣和僧众。不但迎请高僧讲经说法
三十三卷。清屠粹忠(生卒年不详)撰。屠粹忠号芝岩,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此书采取故实可备题咏者,分类标题。其目上万,各以四言二韵概括。其为蒙求之学。然而自序谓历二十四载
一卷。明顾元庆(详见《云林遗事》)撰。是编论诗,多隔膜之语。如秦韬玉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可谓寒酸穷眼。顾元庆却称其状富贵之象于目前,品题殊误。所录之诗,多猥琐。至议蔡邕《饮马长城窟
一卷。清李刚己(1872-1914)撰。李刚己,字以行,直隶南宫县(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灵邱县知县。入张曾扬幕府。著有《西教纪略》、《诗集》。此集为《李刚己诗集》。仅一卷。其诗学杜甫,颇
三十五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能摘抉精审;书法冠绝一时,海内求书碑
十八种,八十三卷。清吴清鹏编。吴清鹏字程九,号西穀,嘉庆年间进士,由翰林历官御史、顺天府府丞。是书汇辑其父子兄弟叔侄多人诗文稿而成,以其父吴锡麒所撰最多,如《有正味斋诗集》十二卷、《有正味斋骈体文》二
五卷。明张孟兼(约1350前后在世)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洪武初(1368)徵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后累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白石山房逸稿》。据《明史·艺文志
二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平详见《梅国集》。此集系刘节官副都御史时由其子刘鲁掇拾其杂稿而成。编前有林庭、吕楠、方豪所作之篇序,皆称此集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