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茗柯文编

茗柯文编

《初编》一卷。《二编》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补编》二卷,《外编》二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张惠言,字皋文,一作皋闻,原名一鸣。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通小学。治经通晓汉人家法,《易》主虞翻,《礼》宗郑玄。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易传》、《虞氏易言》、《虞氏易侯》、《周易荀氏九家义》、《周易邹氏义》、《易律略义》、《读仪礼记》等经学著作及《茗柯词》,还编有《词选》、《七十家赋抄》等。《茗柯文编》按年编次,初编至四编起自乾隆五十三年,迄于嘉庆七年(即1788-1802),收文一百零五首。凡作者为他人作及寿言皆收在补编以下。张惠言工诗及散文,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论词强调比兴,所作意旨多隐晦。其散文则简洁明朗,不遁于虚无,不溺于华藻,不伤于支离,与恽敬同为阳湖派之首。《茗柯文编》最早版本为嘉庆十四年(1809)李生甫刻本(无补编、外编),足本为道光十五年(1835)陈善刻本,又有光绪七年(1881)刻本。花雨楼丛抄本及其他翻刻本亦非足本。今本有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见《雨花香》。

  • 志雅堂杂钞

    一卷。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平事迹详见《齐东野语》。此书分为九类,其文与所作《云烟过眼录》、《癸辛杂识》等书大同小异,

  • 金陵通纪

    十卷,续通纪四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1837-1908),字雨生,号伯雨,室名可园,世称可园先生,江宁人。先后于省府、县志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官报局、图书馆任职。此志为编年体,上述邃古,下迄晚清

  • 篆隶考异

    二卷。清周靖(生卒年不详)撰。周靖字敉宁,吴县(今属江苏)人,周顺昌(万历进士,为魏忠贤迫害而死)的曾孙。此书旨在辨别篆书与隶书的同异,与张有《复古编》相类。所不同的是,张书以篆文为纲,附列隶字之正俗

  • 集注阴符经

    见《阴符经解》。

  • 慈卫室诗草

    一卷。《粤行集》一卷。《讱庵诗稿》一卷。《非庵诗稿》一卷。谭延闿(1876-1930)撰。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字组安,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1912年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此诗集四卷,皆谭延闿随

  • 姑苏名贤小记

    二卷。明文震孟(1574-1636)撰。文震孟字文起,号湛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学者。天启二年(1622)殿试第一,授修撰。因疏劾魏忠贤柄权乱政,受廷杖罢归。崇祯元年(1628)召充日讲官。讲筵最

  •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

  • 训纂堂丛书

    六种,十六卷。清杨调元编。杨调元,贵筑(今贵州贵阳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著作,都是久已不传的珍本。如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十卷,在《隋书·经籍志》上有记载,原书自唐以后已亡,清宋翔凤加以搜采,校

  • 春秋简书刊误

    二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此书是清人校勘《春秋》经文取得成绩之第一部。毛氏认为,《春秋》经书是依据鲁史简书修成,而《左传》则是依据各国史记之策书而作。《公羊》、《穀梁》“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