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萤雪丛说

萤雪丛说

二卷。南宋俞成(生卒年不详)撰。俞成字元德,东阳(今浙江金华)人。是书卷首有庆元庚申(1200)俞成自序,称年四十后即不应科举,“优游黄卷,考究讨论,付之书记,囊萤映雪,无所不为,尘积日久,遂成一编,目曰《萤雪丛说》,”以“囊萤映雪”,“照耀方册”,“以见其学之笃而志之锐也。”其书多言揣摩科举之学,而谆谆于假对之法。一事一记,共分致字说、谷字说、忍字说、声律对偶假借用字、诗题用全句对、记史法、解书诀、歌颂、祝寿、祭文、四凶辨、赋假人名体状题意、赋善使事、韵学、诗随景物下语、诗人警句、史臣不载人臣实事、功臣特进朝清、试画工形容诗题、陈同甫议论作文之法、文章话法、注题目出处、文字节要、以论语法言章句戏有官君子、梦见主盟道学、不责酒过、忠恕违道不远、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解书、评论词赋破题、用复变夷、天堂地狱、善恶有报等六十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论皆迂鄙,所记契丹祭文之事,盖本孙奕《示儿编》,不能纠驳其非,仍述为美谈,尤齐东之语。其解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二句,谓过当宥而大者不在所宥,故曰无大,故当刑而小者不在所刑,故曰无小。又训皋陶陈谟为射策之义。皆穿凿附会,无可取也。”其实,书中所记,多作者追求科举经验之谈,间及遗闻琐事,未能全废,亦可参考。今有《百川学海》、《续百川学海》、《稗海》、《金华丛书》、《儒学警悟》、宛委山堂《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多种版本。

猜你喜欢

  • 蒙古玉匣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蒙古名为《新译通用玉匣记》,原为汉语本宗教类书,本出自道续藏、符录神道之类。后有人把此书整理译为蒙文,即为此书。书中首先载列了“宝金匣”一项,即汉本中法师迭择记,其次载列了“一切佛

  • 心园书经知新

    八卷。清郭兆奎撰。其生卒年不详。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学者。除《心园书经知新》外,尚撰有《心园说》。《心园书经知新》大抵以蔡沈集传为本,而间或参酌己见,故名曰“知新”。兆奎多不信古经,常以己意断定

  • 集古虎符鱼符考

    一卷。清瞿中溶编撰。瞿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书中著录虎符十二,鱼符六,龟符一,共十九件。本书所著录各符,附有图,图后有考释,考释后还附有瞿中溶的短记。但虎符中的济阴太守、五原太守、驺男三符,只有考

  • 金壶记

    三卷。宋僧适之撰。适之,生卒始末不详。《金壶记》一名取自《拾遗记》中传说。适之本有《金壶字考》一卷,收录多音字等,以类相从,上列其字而下列注音,条理清晰,眉目醒然。可是,《金壶记》却杂述书体以及善书人

  • 古文孝经荟解

    四卷。附孝经别录 四卷。清洪良品撰。洪良品于经笃信古文,著述有《古文尚书辨惑》、《古文孝经荟解》等。洪良品认为现行《古文孝经》鲍廷博刻本与班固所见同为真古文,胜于刘炫所传。因而是书专主鲍刻本,博引诸家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吹剑录外集

    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撰有《吹剑录》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共四卷。《吹剑四录》又称《吹剑录外集》,也称《吹剑别录》。其中,《二录》、《三录》长期

  • 少陵诗格

    一卷。宋林越(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林越,又作林钺,括苍(今浙江括苍)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少陵诗格》、《汉隽》已著录。此编以杜诗之句重新编排,牵强附会之处甚多。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为接项格,有

  • 东水质疑

    六卷。明胡衮(生卒年不详)撰。胡衮,字补之,自号味菜山人,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明嘉靖中官台州教授。东水,是其所居之名,因取之以为其书名。此书共六卷,前四卷皆为史论,上起于周,下迄于宋;后二卷则为

  • 孝经古今文传注辑论

    一卷。清吴大廷撰。吴大廷字桐云,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台湾道。吴大廷认为,孝经古文、今文只是在文字的增减、章句的分合上所传略有不同,而大义原本一样。于是依照吴隆元孝经之本的体例,对所集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