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藏书纪要

藏书纪要

一卷。清孙从添撰。孙从添(约1702-1722),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县诸生。家多藏书,量逾万卷,有《上善堂书目》行世。此为孙氏关于藏书建设的专著。共分八则:购求、鉴别、钞录、校雠、装订、编目、收藏、曝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传统搜藏古籍所包含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是十九世纪唯一一部论述图书馆学术的参考书,对现代图书馆建设仍然具有影响作用。许多相沿至今的古籍善本鉴别、编辑等方面的术语也是出自此篇。有《士礼居丛书》本、《述古丛钞》(第一集)本、潘刻五种本、榆园丛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

  • 弘光纪年

    见《弘光实录钞》。

  • 明太祖文集

    二十卷。明朱元璋(1328-1398)撰。明巡按直隶督学御史姚士观、南京户部督储主事沈铁同校刊。朱元璋,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禹(今安徽凤阳东)人。少时在皇觉寺为僧。

  • 林次崖集

    十八卷。明林希元(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今属福建省厦门)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经存疑》。希元之学,宗其乡人蔡清。是集为其子有梧所编。凡奏疏四卷。书二卷,附揭帖。序三卷

  • 春秋揆

    一卷。明黄道周(见《易象正》)撰。该书以《春秋》所载之事证以天象,大抵以皇极经世之学论及《春秋》,发前人所未发。但穿凿附会,荒诞不经。四库馆臣曾见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存

  • 孙清简公集

    二卷。明孙需(?-约1522)撰。孙需字孚吉,别号冰蘖翁,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为常州府推官,擢南台御史。弘治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正德中为南京兵部侍郎晋南京礼部尚书,起南京

  • 状元任先生遗稿

    二卷。明任亭泰撰。生卒年未详。原书不著撰人名字,仅知其为任姓而己。题按察司副使江左张琮辑,监察御史郡人曹璘校正。首有正德十年(1515)湖广按察司佥事慈溪顾英序文。后有正德六年(1511)矩庵居士江东

  • 孟子年谱

    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

  • 王氏经说

    六卷。清王绍兰(详见《周人经说》)撰。本书卷一为《周礼》,卷二为《礼记》,卷三,卷四、卷五为《左传》,卷六为《公羊》、《穀梁》。其考订经义,颇多可取之处。如“共簠簋”一条,认为《毛传》据内因此簋圆簠方

  • 礼含文嘉

    不分卷。清黄奭辑。题名为《礼含文嘉》的书历史上有两种:其一是《文献通考》所论及的一部术数书,著者不明。另一部则属《礼纬书》,其文已多遗逸,黄奭则从群书中辑录成编,内容是谈国君文治之事,可分五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