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虎丘山志

虎丘山志

①四卷。明文肇祉撰。文肇祉,字基圣,江苏人,文徵明之孙。《虎丘山志》明刻本,共四卷。分为十门。本志第一。泉石第二。庙宇第三。草木第四。流衍第五。人物第六。灵栖第七。释流第八。见闻第九。文辞第十。兹篇记虎丘山甚详。其谓小吴轩,在虎丘山寺东南角,飞驾出岩处,又谓小吴轩亦称小吴会,古人云其地天开图画,称过吴而不登虎丘俗也,登虎丘而不登小吴轩,犹不登也。夫小吴轩,今已废,吴人犹于寺之东南,榜小吴轩三字,可想见其盛时之情景也。兹篇所载诗词,自陈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起,至元周驰止,不载明人,是亦具有别裁。② 十卷。清顾湄撰。顾湄,字伊人,江苏太仓人。虎丘有专志,始于明初王宾,然已残缺不全。其后,文肇祉重修,有传本。松陵周安期三修,则未能刊行于世。顾湄,以旧志多谬误,故又撰此书。《虎丘山志》传钞本,共十卷。卷首首列康熙十五年(1676)徐乾学序。次列巡幸恭纪,下署候补通判旧登封县知县张埙敬识。次万岁楼图,下署候选训导金之矿敬识。其下为山志正文。兹篇虽本三家旧本,实删芜剔秽,面貌一新。优于旧志者有以下几方面。其一,物产。兹篇唯特产者方书之,尤详虎丘茶。旧志所载多项,都无关紧要,一概删之。其二,人物。旧志颇多泛滥。今则苟非史乘可考者,悉删之。其三,高僧。旧志或但书名号,不为立传,失之过简;或一人铭传并存,失之过繁。今则细加参核,事迹在山中则详,它处则略。其四,正旧误处甚多。如辨刘梦得诗《生公讲堂》,谓当在金陵,与虎丘无涉。则非仅匡旧志之失,亦足正前人之承讹。③ 二十四卷。清顾诒禄撰。顾诒禄,江苏长州人。虎丘山旧有志,然只载虎丘事。顾诒禄以名胜虽属虎丘,而词人学士,游春送别,必在山塘,且坊局祠墓,罗列山塘,故山塘之景,势不可略。故又撰是书。《虎丘山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共二十四卷。首旧序、山图,次巡幸,次宸翰,次山水、建置,次古迹、寺宇,次瀑桥,次祠墓坊局,次人物、流寓,次高僧、仙鬼,次杂志、物产,次碑刻、题名,次艺文。旧志题咏记序,分注于山水建置之下,显得重复割裂。今则特编艺文十二卷,先诗后文。诗以时代为先后,文以门类为次序。条理远较旧志明晰。然其仍有欠缺处。如所辑山塘诸胜中,元善继三世血书《华严经》十一卷,存于虎丘半塘龙寿山房,竟阙之,殊不可解。而虎阜题名,如淳祐辛亥四明程振父、谆祐癸卯长乐潘持等于崖上刻石题名,皆未收载,不免为憾。

猜你喜欢

  • 叶文庄奏疏

    四十卷。叶盛撰。叶盛(1420-1474),明代昆山(今属江苏)人,字与中,正统乙丑(1445)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土木之变后,协守北京有功,升都给事中,景泰二年(1451)擢山西右参政,天顺二年(1

  • 御纂朱子全书

    六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玄烨(见《日讲易经解义》)钦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朱熹卷帙尤富,玄烨病《晦庵大全集》记载杂出众手,编次不在一时,语录择之不精,并有臆说失真之处,遂特诏大学士李光地等,去芜取精,以

  • 刘豫事迹

    一卷。清曹溶(详见《崇祯五十宰相传》撰。刘豫宋朝人,高宗时知济南府,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被金册封为“齐帝”,后被废黜而死。本书即记载这段历史,是在宋杨克弼《伪豫传》基础上,又杂采他书材料而撰成。内容较

  •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

  • 安东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鲁蕡纂。金元烺,浙江嘉善人。监生,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安东县事。吴昆田,生平见本书《光绪淮安府志》条目。鲁蕡,见本书《光绪清河县志》条目。此志凡十五卷。卷一

  •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

    (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又号芳茂山人。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官至山东督粮道。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

  • 赣榆县志

    十八卷。清王豫熙修,张謇纂。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早年入淮军吴长庆幕府,清末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十四年受聘编纂

  • 端虚勉一居文集

    三卷。清张成孙(约1780-?)撰。张成孙字彦惟,江苏武进人,张惠言之子。成孙通小学,工历法,篆法亦佳。著有《端虚勉一居文集》、《说文谐声谱》。《端虚勉一居文集》共三卷。卷一为说、叙、跋、书、赠序、碑

  • 椭圆求周术

    ①清董祐诚、②清项名达撰。①董祐诚(详见《割圆连比例图解》)于1821年撰此书一卷。椭圆于明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并于十八世纪用于历算之中。对椭圆面积求法已有人研究,但其周长尚无人计算。董氏《椭圆求周术》

  • 周易去疑

    十一卷。明舒宏谔撰。宏谔字士一,安徽旌德人。老于授徒。故抄撮讲章,整理成书,以便用于授课。其举列有五,曰演脉、曰阐旨、曰互参、曰摹象、曰注字。初梓于池氏。后来版本毁于火,蒋时机又重新制作刊本,对体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