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蛮书

蛮书

十卷。樊绰撰。樊绰,生平不详,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到安南(今越南河内),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交趾一战,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富良江得免,开始作调查。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录蛮界程途及山川城镇、六诏始末、诸种名数、风俗条教、土宜物产、六睑名号、连接诸蕃,共录成十卷”。五年六月,朝廷授以夔州都督府长史,又“问蛮夷巴夏四邑根源,悉以录之,寄安南诸大首领。”同时,“详录于此,为《蛮书》第十卷事,庶知南蛮首末之序”(《蛮书》卷四、卷一〇)。《蛮书》是樊绰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并参考袁滋《云南记》、韦齐休《云南行记》以及《后汉书》、王明通《广异记》、《夔城图经》等文献撰成的。十卷所记,依次为: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六睑(南诏对“州”的称呼)、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夷国名。该书是最早系统记述云南地区历史、地理、民族、物产、风俗以及制度等情况的专门著述,宋代以来颇受重视。《新唐书·南蛮传》主要取材于该书,《资治通鉴》考辨南诏史事多采该书。《太平御览》所收录《南夷志》,即该书别名,是校勘今本《蛮书》的重要参考。自宋至明初,其书流传不绝。《永乐大典》所录,名为《云南史记》。此后,便少有人提及该书。清修《四库全书》,始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先排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又写入《四库全书》。再后,鲍廷博又重刊于《知不足斋丛书》。其它各本,都是上述三种版本的翻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向达《蛮书校注》,是目前最新的一个校勘、注释本。

猜你喜欢

  • 广金石韵府

    五卷。清林尚葵、李根(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撰。尚葵字朱臣,莆田(今属福建)人。李根字阿灵,一字云谷,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工画佛像,精篆籀小楷。此书用朱墨二色,校以四声部次,朱书古文篆籀之字,墨书楷字

  • 辅世编

    六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唐鹤征字凝庵,又字元卿,武进(今属江苏)人。学者。隆庆进士,历官太常卿,后疾归。《明史》本传称其“以博学闻”,讲学东林书院。有《周易象义》、《宪世编》、《南游》

  • 佳趣堂书目

    不分卷。清陆漻撰。陆漻(约1657-1727),字其清,山东平原人,寄居苏州,以行医为业。年少失学,典衣节食,以抄书换钱入肆购籍,好书之癖,常人不及。因得书不易,每得书而归,将书端置于几,揖而后藏,其

  • 恩晖堂诗集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 说文解字翼征

    十四卷 朝鲜朴瑄寿(生卒年不详)撰。瑄寿字温卿,号温斋,潘南人。宪宗己酉进士,登李太王甲子文科,官工曹判书。是编汇辑商周吉金文字,依《说文》之序,一一加以解释,欲以商周古文匡正《说文》之失。然朴氏未深

  • 槿花村吟存

    不分卷。清夏昆林撰。夏昆林清末人,籍江苏高邮。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人少负异才,不乐仕进。诗学于父,而练于酬唱。《槿花村吟存》一帙,事不出家庭,足不越里党,或看花而步月,或即景以怀人,皆形诸笔端。虽然

  • 絜斋家塾书抄

    十二卷。宋袁燮(1144-1224)撰。燮字和叔,号絜斋,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淳熙辛丑(1181)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卒谥正献。燮少时以名节自期,任礼部侍郎时,曾与史弥远

  • 三教问答一册

    不分卷。美国人泰西·杜步西(1845-1910)撰。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1872年来华,先后在杭州、苏州传教。著有《“姑苏”——江苏的省会》(1899)等书。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

  • 武夷杂记

    一卷。明吴栻撰。武夷山,位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此篇文字颇喜好新颖,未尽稳惬。如书中载:凡山不峻不怪,而武夷峻,不断不奇,而武夷断。多连则庸,多平则腐,武夷无庸腐态,似千螺万髻,含晓日,皆带金末碧,以待云

  • 中庸解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