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梁崔灵恩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约生活于510年前后。少笃学,尤精于“三礼”、“三传”。先仕北魏为太常博士,梁天监十三年(514)南归。武帝因推崇其儒术,拜为员外散
二卷。唐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撰于唐贞观八年(634),二十一年(647)重修。撰述此书的目的在于,用以结示僧众和合作事之规范。共有十篇,一是集法缘成篇,二
①一卷。清马国翰辑。案:刘向《别录》,“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并入《大戴礼》”;《汉书·艺文志》载《论语》十二家,《孔子三朝记》七篇,注:师古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公语
七种,二百五十六卷。清郁松年编辑。郁松年字万枝,号泰峰,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恩贡生出身,好读书,筑宜稼堂,藏书达数十万卷,道光、咸丰间江南藏书家之善本多归于此。松年亲手校雠,选元明旧本世不多见者,
二卷。唐李善(630-689)撰。事迹见《文选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善注单行之本,世罕传。此本虽称从宋本校正。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陆云《答兄机》诗注中,有向曰一条,济曰一条。又《答张士然》诗注中,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
五卷附成绩表,一卷。民国杨增新撰。杨增新,曾在新疆任阿克苏道(维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谓之白水,意为利农事也)。其书卷一为筹办水利文牍,卷二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三亦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四为筹办水利
五种,二十四卷半。清夏献云编。夏献云字芝苓,江西新建人。生卒年不详。夏献云在湖南为官时,曾兴修贾谊祠,并搜集贾谊著作刊刻以备流传,后又把屈原、贾谊二人著作及其他有关文献编为《屈贾文合编》,共五种:宋朱
十卷。明刘嗣昌(生卒年不详)撰。刘嗣昌字燕及。桐城(今地不详)人。万历年官至兴化府知府。此书列目七十。所载之事至唐而止。明代的类书载近代之事都较差,大抵为相互转抄的缘故。
①二卷。明郝锦撰。郝锦字絧卿,号于庵,安徽六安人,崇祯时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此书上经及下经各一卷,缺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内容。任天成为此书做序,谓该书取随其所问而答之之意。全书基本以程传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