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易说
十八卷。清杨家洙撰。家洙字东川,安徽怀宁人,乾隆岁贡生,《安徽省志》、《怀宁县志》均有传。此书意欲补程朱之未备,其以朱子本义为宗,前八卷解经,卷九卷十解上下彖传,卷十一、十二解上下象传,卷十三解文言,卷十四、十五解上下系,卷十六说卦,卷十七为序卦,卷十八为杂卦。作者以义理为宗,摒象数不谈,又囿于门户之见,其说经传歧误之处颇多,兹不列举。今存光绪刊本。
十八卷。清杨家洙撰。家洙字东川,安徽怀宁人,乾隆岁贡生,《安徽省志》、《怀宁县志》均有传。此书意欲补程朱之未备,其以朱子本义为宗,前八卷解经,卷九卷十解上下彖传,卷十一、十二解上下象传,卷十三解文言,卷十四、十五解上下系,卷十六说卦,卷十七为序卦,卷十八为杂卦。作者以义理为宗,摒象数不谈,又囿于门户之见,其说经传歧误之处颇多,兹不列举。今存光绪刊本。
十卷。陆键撰。其生卒年不详。键字实府,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明代学者。《尚书传翼》乃蔡沈集传的辅翼之作,故其说多宗蔡传而甚少发明。有明刻本,今存清华大学图书馆。
三十七卷。清张廷玉(1672-1755)撰。张廷玉,字衡臣(一作蘅臣),一字砚斋,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雍正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本集为张廷玉所自编,计文存十五
五卷。《补遗》一卷。《词钞》二卷。清尤维熙撰。尤维熙字祖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待考。乾隆年间拔贡生,官云南蒙自知县。该集为其友人吴江、郭庆、朱春生、彭兆孙等选定,钱塘陈鸿寿作序并刊行。补遗一
二卷。清吴启昆撰。吴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任翰林院编修。其书只是总论易之大旨,不再为章句作解释,如上下经之分篇,诸卦的命名,以及先天、后天、圆图、方图等类各为一篇,以阐释其
四十五卷。元倪士毅撰,明王逢通义。倪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安徽芜湖)人,生卒年不详。学于陈栎,人称道川先生,隐居不仕。王逢字原夫,号松坞,乐平县(今江西德兴县)人,朱公迁再传弟子。生卒年不详。倪士毅于至
①一卷。清李调元(1734-1820)辑。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直隶通水道。调元博学多文,藏书极富,凡经史百家,稗官杂说,都有撰述。又辑刊《函海》,至数百种。此书一卷
三卷。亦称《重订周易二闾记》,清茹敦和撰。敦和字逊来,号三樵,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德安厅同知。茹氏邃于经学,尤善于《易》,所著易学凡十一种,而以《周易二闾记》最精。此书玩辞考象,设为二人问答之语
一卷。清高骧云撰。高氏生卒年不详。山阴(今山西省北部)人。骧云著有《仰止编》一卷、《说性》一卷和是书等。对于礼法性理之学有很多发挥。是编则专门研究《丧礼》。他认为亲亲之教,最重要的是表现在服制方面,这
① 一卷。汉郑玄注。清王谟(约1748-1820)编辑。王谟字仁圃,号汝上老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毕生从事于古籍辑佚工作。《孝经郑注》首有序录,所辑凡《经典释文》
十四卷。清黎永椿(其生平未详)撰。永椿番禺(今属广东)人。此书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把《说文》篆书改写为真书,按真书的画数次第编录。卷首检部目,卷末检疑字,卷一讫卷十四检本部之字。仿《字典》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