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觉迷蠡测

觉迷蠡测

三卷。明朝管志道(生卒年不详)撰。除此书外,还撰有《孟义订测》已著录。《剩言》一卷、《附录》一卷。《觉迷蠡测》一书,旨在阐发佛理。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书展“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之教相”关系为内容。采用儒学经籍有关修性言论来暗示与佛教修道相关之道理,劝人既弘扬佛法,又不弃儒学,使之二者兼而有之。倡言“俱是儒书率性修道以上事”。其《剩言》一卷,旨在阐发《觉迷蠡测》未尽之余义。《附录》一卷,记述与诸人往返论禅之内容。《觉迷蠡测》一书,文笔生动,内容清新,论述道理浅显易懂。其以佛教局外人立场阐述的佛儒相通观点,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有利于佛教,也有利于儒佛文化的融合,以及世俗两界在现实社会上的和平相处,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 孔子编年

    五卷。旧本题宋胡舜陟撰,实即舜陟命其子胡仔作。胡仔字元任,号苕溪渔隐,南宋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后流寓吴兴(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历任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知晋陵县等职。晚年著有《苕溪渔隐丛话》。《

  • 雨村集

    四卷。明周东(?-1510)撰。周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今河北阜城县)人,生年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官大理寺少卿。以伉直忤刘瑾,使勘事陕西,遇乱死。著有《雨村集》。是集凡四卷。包括

  • 毛诗名物释

    不分卷。清焦循(详见《诗陆氏疏疏》)撰。此书视其手稿,颇多残缺,初名《毛诗多识》,后又用丹笔改为今名。篇中虽分释为二十,或仅二三页,多不成卷。书末自记有云,辛亥(1791)九月初二日录毕,此书作之八年

  • 钦定词谱

    四十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钦定。词起源于唐而大盛于宋,但唐、宋两代皆无词谱;因为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于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

  • 华泉集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

  • 泰西新史揽要

    二十四卷。英国人马恳西(Mack henzie)撰。英国人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蔡尔康译。英人名马恳西者众多,此不知为何人。李提摩太(1845-1919)。字菩岳。英浸礼会传教士

  • 春秋折衷论

    一卷。唐陈岳撰,清马国翰辑。陈岳,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屡试不第,唐昭宗光化中(898-900)才被辟为江西从事。作《春秋折衷论》,司空图称其赡博精致。该书《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崇文总

  • 唐宋元明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松窗百说

    一卷。宋代李季可(生卒年不详)撰。李季可事迹不详。此书摘取经史、传说中有关条目,附以作者自己的评议与考证,于史事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史误”一条,清代学者孙贻让称其“足以参正五代史”,另外有些条目如

  • 廉吏传

    不分卷。明黄汝亨(1558-1626)撰。汝亨生平事迹见《古奏议》条。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廉吏的事迹。汝亨之前,宋代费枢已作有《廉吏传》,然汝亨认为该书只录春秋至五代、且只有一百一十四人,尚为阙略,故搜采